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现代医学我们也知道,正常人的呼吸和脉搏的比例大概就是1 : 4或1 :5,这也是符合现代人的心率和呼吸的标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了解《黄帝内经》对于脉象,尤其是脉搏跳动频率的这样一个认知以及检测方法。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张景岳在《类经》里边注解:“胃脘之阳,言胃中阳合之气及胃气也”,就是足阳明胃经有一股阳和之气,气血充足的人胃气就非常明显,身体衰微的人胃气就逐渐开始消退,到最后没有胃气了,在脉象上就有显示,叫做胃脘之阳。
通常来说,我们给患者诊脉,要诊两分钟左右,以此观察脉象平稳或者紊乱,像是有些患者心脏功能异常、早搏或者房室传导阻塞等,都可以通过摸诊脉象进行判断。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其中大有学问。今天分享几种常见的脉象。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
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动属阳,切脉其实就是感觉体内阳气的盛衰。克根据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个方面去感受脉搏,可是我还是不知道哪个脉是哪个脉?这中间有什么具体有什么区别呢?切脉应该怎么学?请高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