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引导洪水流向大海的应龙,象征祥瑞的“百鸟之王”凤凰,昆仑山上通万物之情的白泽……作为我国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山海经》荟萃珍奇博物,载有怪奇悠谬之说。“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是陶渊明读这本书的感觉。
排名不分先后,仅为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大致按成书时间来排!1.《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被儒家奉为经典,为《五经》之一的。2.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包含了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伦理等多方面的智慧。大到宇宙的奥秘与世界的规律 中到人类的传承与社会的架构, 最后到我们每一个人,对自我的生命、生活以及情感的疑问与求索。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陆山河人间何所以,观风与月舒。美到极致,一定是素与雅;生命活到极致,一定是简与静。关于人生,最好的修行在于仰观宇宙星河,在于俯察山川风月,在于游走于人间烟火里。真正值得热爱的,是细水长流的生活。
来源:科技日报 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也就是蛇年。在十二生肖中,蛇也许是最特别的存在。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一方面,人们畏惧蛇的致命毒性和攻击性。
编者按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蛇年灯会灯彩展示活动在四川自贡启动,蛇年书画展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幕,2025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一系列与蛇有关的文化活动如约而至。本期《海南周刊》封面聚焦“蛇蕴雅意”,敬请关注!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两千多年前,庄子在《齐物论》里寄托了万物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寓意,这一传统中国的世界观与生命观也延续至今。在今天的豫园老城厢,夜幕降临,灯火初上,九曲桥间、凝晖路上,《山海经》的上古生灵与花草化成盏盏灯彩闪烁,一如当下的芸芸众生。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我国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包含着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上面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描述,比如其中的“扶桑”:海外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墨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