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的发展长河中,合资车企曾凭借其技术与品牌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它们面临着千万辆冗余产能的严峻挑战,急需探寻有效的解决之道。合资车企产能过剩近年来,合资品牌在华市场份额不断缩水。
【文/鲍韶山(Warwick Powell),翻译/陈佳芮】 一个多世纪以来,汽车一直吸引着人类的想象力。它们是艺术品、工程奇迹,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行业;汽车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造成城镇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还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中国日报网漳州5月22日电(记者 曹静)5月16日,“中国有约·相约福建”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活动在福建泉州石狮市启动,本次活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共享中国机遇”为主题。5月20日,采访团走进漳州商用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了解当地新质生产力和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
文|青的蜂正在举行的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多名中外车企负责人表示,汽车市场更紧密融合的趋势不可逆,各国车企应开放合作、良性竞争,做“竞争队友”而非“竞争对手”,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蛋糕。
新华社巴西利亚6月15日电(记者卞卓丹)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之际,中国新能源车2024年在拉美迎来销售旺季,前4个月仅巴西的销量便增长8倍。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供销两旺”,西方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不攻自破。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张中祥出席会议,并围绕中美欧就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争议做出回应,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的优势及原因,欧美指责中国产能过剩背后的真正动因作出分析。
【CNMO科技消息】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据媒体报道,在高合汽车之后,又有一家造车新势力似乎正面临着危机。根据《豹变》的探访,哪吒汽车南宁工厂已经停工半个多月,目前桐乡工厂仍在正常运转。
来源:中国日报网导读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但却引发了欧美政客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事实上,价廉物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促进了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改变了过去新能源汽车因价格过高而难以普及的状况,为全球绿色产业转型做出了贡献。
2024年,对于特斯拉而言,完全可以用“水逆”而言:产销不及预期,营收净利大幅度下滑,大规模裁员,特斯拉那段一车难求,躺着赚钱的日子过去了。目前,特斯拉的“水逆”尚未散去,面临的困境是产能过剩,车卖不出去。
盖世汽车获悉,1月13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12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为640.7万辆,相较去年的521.8万辆,同比增长22.8%;其中12月汽车出口量为57.4万辆。对应的2024年中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为83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2024北京国际车展正在举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8.2%和31.8%,中国的汽车产能不过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11.
汽车虽说汽车圈的大事,年年都围绕着产品、高管、资本这些维度展开。但在2024年,“卷”成为了主旋律,由此延伸的故事比往年更丰富多彩,甚至对未来车市的走势将带来深远影响。智驾企业扎堆IPO,各家飞行汽车“上天”,显示出资本热点开始转移,大家都在寻找新赛道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