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在成都,有一支“黑暗跑团”,由上百名视障人士组成,他们有人坐着地铁“跑”遍了成都,一个月能跑上百公里。5月17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成都地铁,来倾听他们的故事。“黑暗跑团”成员在地铁清晨6点50分,视障人士李中书用盲杖探路,跟随导航的指引,走到熟悉的地铁站外。
新华社成都10月30日电(记者李倩薇)29日下午1时左右,在一根陪跑绳的引导下,经过5个小时的漫长奔跑,51岁的视障跑者李中书和陪跑志愿者成家麟、曾万军,一起携手迈向2023成都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线,顺利完赛。“昨天晚上没休息好,成绩下滑了一些。”全马完赛后,李中书有点遗憾地说。
温情的故事,总是会触及人们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近日,#视障人士欣赏了人生第一场电影#、#视障人士拥有了人生第一张电影票#成为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达数百万。5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志愿者制作完成500多部无障碍电影,打造“光明影院”。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700万盲人。这意味着每100人中,就有一位盲人。如果有一天,你在路上碰到他们,你会怎么做?山东威海的这位小姐姐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昨天把这个视频给我5岁的小侄子看了看,想让他学习一下,小侄子就直接问了:盲人看不到,那是不是看所有东西都是黑黑的呢?
【导视】你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朋友和亲人。(同期:导盲犬挑选相当难,因为训练时间比较长,和盲人生活在一起,一定要稳定性(强)。)你与我同行,带给我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开阔的胸怀和眼界。(同期:如果经常捂在家里的话,在精神上或者生活上都会慢慢活得很狭窄。
“见识过了外面的世界,体验到在公园、运动场跑步的快乐,谁还愿意在跑步机上运动。”在各类跑团层出不穷的成都,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黑暗跑团”。这是一支由视障跑者和陪跑志愿者组成的公益跑团,鼓励并帮助残障人群走出家门,享受运动的快乐。
昨天(4月14日)中午11:54,郭建东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他拉着陪跑志愿者的手, 欢呼着冲过终点线。“42公里,4小时10分完成!如果没有陪跑团的兄弟姐妹们,我不可能完成这个挑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