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苗寨,云雾、梯田、绿树和村寨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卢忠南 摄航拍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苗寨,云雾缭绕。卢忠南 摄航拍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苗寨。卢忠南 摄航拍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苗寨,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与苍翠青山交相辉映。
来源:天眼新闻 2024年5月28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乌英苗寨风景如画。初夏时节,位于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处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的乌英苗寨与绵延群山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美丽的夏日生态画卷。
航拍西江千户苗寨。人民网 阳茜摄人民网雷山7月31日电 (阳茜)7月30日,记者从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获悉,西江千户苗寨迎来暑期旅游高峰期,近期景区日均游客量超4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70%左右。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苗族人口占村寨总人数的99.
盛夏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云雾飘渺,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与苍翠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美乡村生态宜居画卷。8月5日,航拍从江县岜沙苗寨。吴德军 摄8月5日,航拍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吴德军 摄 8月5日,航拍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
金秋时节,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苗族村民将丰收的糯稻谷晾晒在禾晾架上,一排排金灿灿的禾晾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岜沙村自古就有禾晾“晒秋”的传统,每年秋收之后,村民们都会将糯稻谷晾晒在日晒时间长、通风良好的寨旁和小溪边,待完全晾晒干后才放入禾仓中。
新华社贵阳5月28日电(记者周宣妮、罗羽、吴思)回忆起27日晚上与国际足球巨星卡卡的见面,89岁高龄的“村超爷爷”杨老赶难掩激动的神色,“我们在球场边见到了卡卡,并且准备了一套礼物送给他,包括摆贝的苗族蜡染围巾和外套。”杨老赶说。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6日电 (张红艳)“来这里住了几天,整个身心都松弛下来了。”国庆假期接近尾声,即将返程的深圳游客田文斌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青曼苗寨依依不舍,“小住的这几日,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与和谐。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一座有着一千两百多户人家、将近六千人的大型苗寨。(姚晶权 摄)西江千户苗寨共建有7座风雨桥,风雨桥是苗寨的一种特色建筑,可供遮风挡雨,是苗族人交流、休息、娱乐的场所。
深山藏古寨,秋色意正浓。阳光洒下,西江千户苗寨不远处的梯田一片金黄,登高眺望,层层叠叠的金色梯田与苍翠的群山互相映衬,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景图。“苗族的歌舞、美食、服饰都太有魅力了,这趟旅行真是收获满满。”上海游客向芷瑜满意地说道。
人民网雷山7月31日电(记者董志雯)银饰蜡染等非遗体验、体验十二道拦门酒、观赏美轮美奂的原生态歌舞晚会、聆听苗族古歌演唱……作家笔下“用美丽回答一切”的西江千户苗寨,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何以用美丽回答一切?
7月26日,游客在西江千户苗寨体验传统餐饮文化的“高山流水”敬酒环节。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苗岭腹地,千余座吊脚楼依山而建,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夜幕降临,当苗寨的万家灯火逐渐亮起,灯火阑珊中,恍若步入了现实版的动画。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雷山5月20日电 (记者涂敏)古朴精致的吊脚楼依山而建,潺潺流动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里是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一起跟随穿越机视角,带你领略传统村落之美。穿越机视角下的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1000多户,6000余人,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白天,苗寨像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古老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青瓦木墙,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龙章榆“这里展现的文化仍是鲜活的,是保存完好的!”走进西江千户苗寨,见到连绵成片的传统吊脚楼集群、随处可见的民族传统服饰、生动欢快的歌舞展演,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民报》记者杰谢尔·安迪温迪·迪尔托发出感叹。航拍西江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