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文 郑阳/摄)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随着中秋节临近,在这个寓意团圆与美好的时刻,徐州部分街区、商圈纷纷行动起来,以月亮为核心元素,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装饰与活动,为市民和游客营造出既传统又不失新意的节日氛围,让“月圆人团圆”的温情遍布每一个角落。
赶节点、抢进度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徐州地铁4号线文庙街区周边建筑立面改造项目最新进展来了赶快往下看~徐州地铁4号线钻机轰鸣,吊车林立……在4号线一期工程矿大南湖校区站,大型旋挖钻机持续作业,天幕、喷淋、雾炮三管齐下,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中新网徐州2月8日电 (朱志庚)精美的彩纸花灯、纯手工的脸谱挂件、造型各异的糖画……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午,江苏徐州“现代与传统碰撞”的文庙街区首届文庙市集开市。在“江北第一楼”鼓楼的古城墙边逛传统庙会市集,置身古建筑群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徐州人迎新年的新方式。
正月十二,徐州飘起漫天雪花。晚上8点,位于鼓楼区中心商圈的文庙街区银装素裹、华灯璀璨,入口处的门楼在周围现代化商业楼宇映衬下更显古色古香,众多市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定格新春雪景。文庙,寄托着徐州人的记忆和情怀,也是“彭城七里”的闪亮坐标。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平时就很喜欢国风,听说这里有汉风巡游的活动,特意过来打卡。”近日,在徐州文庙街区,游客陆女士兴奋地与身着汉代服饰的NPC演艺人员合影留念。春节期间,徐州市鼓楼区举办“大风歌起·归故乡”春节汉文化主题活动,身着汉服的达人一出场,瞬间将国潮的氛围拉满。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25日电(赵忠钰 吴云 王永东)春节临近,连日来,徐州鼓楼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庆热烈的一系列活动,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日前,徐州市和鼓楼区的文旅部门联合苏宁广场以及鼓楼区黄楼街道文化站,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朱炳仁铜为主题,共同打造新春禧市非遗市集。
徐州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街景。许骏摄/光明图片最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在文旅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开业不到5个月的文庙街区游客日均3万余人,营业额超5200万元。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一场演绎苏轼在徐州故事的大型湖岛剧《彭城风华》,选择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五一”假期,江苏徐州迎来大批游客,餐饮消费“旺起来”、景区游客“多起来”。当地借助新晋“网红”文庙街区开街契机,策划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通过打造“古典”与“潮流”碰撞交织的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全方位消费盛宴。
从去年开始,随着文旅复苏,不少城市借着东风,一跃成为“网红”。淄博的烧烤,天水的麻辣烫,还有对本地人来说日益陌生的“尔滨”,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巨大的流量也对当地酒店、餐饮、景点等文旅经济起到了强烈的拉动作用。谁不想接到这“泼天的富贵”,成为下一个天水呢?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拼搏奋进的季节,江苏省徐州市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到处是繁忙景象,机械设备紧张作业,运输车辆在工地来回穿梭,建设者们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掀起又一个新的施工热潮,用汗水诠释着劳动精神。
【来源:徐州日报】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段小凡)金秋逢盛世,岁岁聚重阳。10月10日上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市委宣传部组织退休老干部到徐州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参观考察活动。徐州文庙历史文化街区是徐州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开发的新地标。
现代快报讯(记者 马壮壮 文/摄)首个“非遗版”春节,哪里能感受到最浓的年味?在江苏徐州,一大波最具年味的非遗体验在春节期间与大家见面。大年初一,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徐州中心商圈,带大家领略徐州非遗文化,感受徐州过年氛围,开启一年的好兆头!
极目新闻记者 丁晨国庆节前夕,2024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在云龙湖畔正式启幕。当汉文化与现代新潮时尚碰撞,一场丰富多彩的汉文化盛宴,展现了江苏徐州独特的城市风格和人文魅力。该活动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将持续至11月下旬。
现代商贸产业是徐州市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53.5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居主城区第一。近年来,鼓楼区着力发展商圈经济,并以智慧化转型和打造特色品牌等行动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示范区提档升级。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全国多地张灯结彩,年货市场热闹非凡,迎新春的民俗表演好戏不断,烘托出十足的年味。江苏:花灯绚丽 流光溢彩江苏徐州文庙街区百盏大红灯笼挂上门楼,火红的“灯墙”年味十足,将传统风格的街区装点得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