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银元的行情,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最流行使用的银圆就是袁大头银币,袁大头一元分为了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多种,三年版大头小版别也很多,根据铸造地方不同分为天津版,新疆版,甘肃版等很多版别,今天就给大家看一看三年大头的行情如何!
三年袁大头,民国三年,也就是公元1914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结束多年以来的混乱局面,让中国重新使用统一的货币,因此铸造发行了新版的银元,虽然还是以银本位作为主要货币,虽然形状大小与之前的银元相比,没有太大的改变,但老百姓就是乐于接受这种新版货币,所以这次币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袁大头铸造工艺精良,币制规整,材质统一,重量均为七钱二分,金属成分比为银九铜一,后来调整为银占89%,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混乱了,使用方便,识别简单,,尺寸:39.0*2.4mm,26.8g,年份:1914 年。
民国三年国民政府为了统一币制,解决军费开支,也为了提高袁世凯的个人政治地位而发布了《国币条例》,规定了民国三年袁大头一元银币为本位币,其标准重量为七钱二分,成色银九铜一,统一由天津造币厂铸造,并统一流通,因这些银币皆铸有袁世凯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目前在所有的银元收藏当中,袁大头是最为常见,并且也是最具有收藏价值之一的银圆,从普通版的来说,只要喜欢,基本上任何藏友都可以购买得起,毕竟也不过小几千的东西,而对于一些珍稀版别,那就是让大多数的藏家只有看或喜欢的份了,因为价值实在是太贵了,比如七分像的袁大头,很多藏友连见都没见过。
三年袁大头是中国民国时期流通的一种货币,由北洋政府在1914年开始铸造。其背景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了中华民国的总统,随后在1914年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稳定国内时局,同时发展民族经济,开始将全国的货币进行了一番统一的改造,变革成我们所提到的袁大头银币。
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袁大头中的极品民国三年袁大头,这一年的袁大头发行量最少,因为他在当时是一个错版的存在,一般的袁大头都是七个字,多了一个‘造’字,在所有袁大头中只有民国三年的袁大头是没有造字的,民字是多一点的,这也是与其它钱币很大的一个区别,我们可以看到袁大头人像胸前与内齿接触的地方是少一个内齿的,这也是内行人鉴定钱币真假重要的一点,这枚钱币整圈就少这一个内齿,当时的目的就为了来防伪的,而后期仿制的钱币是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