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每个城市都有数不清的道路,似乎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条马路,是以省市来命名,例如青岛的各条大街小巷,就是以山东各个县市区的地名而命名,但相比上海而言,却显得小巫见大巫了,相信很多去过上海的人,一定对它的地名印象深刻,在上海以省市命名的街道更是不胜枚举,但肯定有细心的小伙伴发现,虽然上海几乎把全国各个省份名字都用了一遍,但却唯独没有这三个省,你知道这三个是哪里吗?
1920年,受中共发起组委托,一位身穿灰布夹袍的湖南青年,来到了上海槟榔路锦绣里。偏偏是这个教师模样、名叫李启汉的湖南青年,在他们中间打开了一间教室,摆下二十来张没有油漆过的白桌凳,墙上挂起一块黑板,收拾得干干净净。
【来源:解放日报】你知道上海重名率最高的路是哪一条吗?上海道路的命名讲究哪些规则?上海的路名中藏了多少秘密?我们查看了上海市交通委2023年发布的全市道路汇总,整理了全市范围内16127条道路信息,有这些有趣的发现。17条“人民路”都在哪里每个城市都有条“人民路”。
采用这种命名方式的主要有上海、青岛、天津、沈阳、大连等等一些城市,这其中以上海为代表最典型,全上海以其他省市名字命名的道路多达800余条,上海的城市道路命名要追溯到鸦片战争以后了,与清末民初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与当时租界历史有关。
与杨树浦路有关的马路文 | 独木成林TONIGHT夜读在上海市区东部有一条著名的小河叫做杨树浦,杨树浦南北向,直通黄浦江。上海开埠不久,美租界当局就在杨树浦四周圈地,建立租界,开路建厂,使这些原来属于农村乡野的土地迅速城市化。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兴道巷”“崇兴巷”,路名来自唐代长安城中的坊名;因为旁边有养老院,取老人的雅称命名“乐龄路”;采自苏东坡文中“时和岁丰”一词,于是有了“时和路”“岁丰路”……近日,陕西西安一批路名打包上新,或是渊源有自,或是贴切古雅,展示着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