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为押送的人数太多,很快难民们喊够了,官兵们也听烦了…这个事件的起因,简单概括就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不堪忍受暴元的压榨,农民起义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中原,四川、湖广、江浙、安徽及山东等原本人口密集的地区也因战火肆虐变得赤土千里,江南地区甚至十室九空。
人口迁移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有的是因为生计踏上征程,有的是被迫背井离乡。但无一例外都是满含着泪水。山西临汾的洪洞县被很多人认定为祖籍,故乡。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大槐树下认祖归宗。那为什么洪洞会成为这么多人的老家呢?今天咱们就去大槐树一探究竟。
宋代诗人郑域在《念奴娇》一词中有言:“赖佑君谟,为传家谱,不弃青黄绿”,由此可见,“家谱”自古以来都被人们奉做神圣之物,是一个家族延续的证明,是一帮同姓之人彼此羁绊的证据,也是一段历史所弥留的文字影像。
心狠如曹操,也不由得哀叹道“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根据史料的记载,南宋末年,仅南中国的人口便已经超过了八千万,而经过元末数十年混战,等到朱元璋推翻元朝时,整个中国的人口竟然只剩下了一千六百五十万,仅为南宋的五分之一,朱元璋为了重整山河,在大槐树下发起了一场迁延数十年,影响十八省,涉及1230个姓氏的山西移民浪潮。
耿姓绵延千古传本报记者 王梦“他是卢氏县黑马渠村人,一生为大明鞠躬尽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明英宗称赞他‘廉正人也’。”日前,在卢氏县的一场廉洁文化讲座中,一代廉吏耿九畴的故事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与儿子耿裕并以德行名著于世,至今仍为耿姓后人所称颂。耿姓的起源,要从商朝说起。
【来源:新甘肃】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武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