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春节在联合国申遗成功,让全球中华儿女提前收到了一份“新年贺礼”。不过该消息却没有登上岛内绿媒的版面。岛内外网友纷纷嘲讽民进党当局,以后还要过中国人的春节吗?为什么民进党及绿媒陷入了集体沉默?答案显而易见,因为这个消息与民进党长期以来推动的“去中国化”背道而驰。
中国台湾网12月11日讯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福建东南卫视记者:“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日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台湾同胞同欢喜,表示“这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来源:东南网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申报由全国各省市区共同推动福建省有关地市和相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同参与了申报工作在福建非遗如同璀璨星辰承载着八闽儿女的智慧与情感有9个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藏”在春节里的福建非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台湾《联合报》12月8日刊登文章,题为《春节入列非遗 为何遭消音》。文章指出,中国的春节日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决定对中华传统文化是个肯定,但在当前的台湾出现春节可以欢度,春节成功申遗却不宜宣传的怪象。
中新社上海1月28日电 题:当春节与非遗相遇 台胞留沪过年“仪式感拉满”中新社记者 缪璐摆上高桥松饼、下沙烧卖,用大团龙潭酒酿煮上一锅汤圆,望着年夜饭餐桌上添加的这三道上海特色菜,再贴上一幅亲手写的“福”字,来自台湾新竹的黄涓喻感叹这个春节“仪式感拉满”。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12月11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日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台湾同胞同欢喜,表示“这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宁1月29日电 题:在桂台胞话春节:交流新契机 焕发新商机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这是我在广西过的第17个春节,也是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桂台商、广西南宁市松板台式铁板烧餐厅负责人唐纹巧28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12月,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世界上越来越多人了解、喜爱春节,欢庆春节、辞旧迎新、祈福纳祥,中国的春节成为了世界的春节。作为最广受喜爱的春节新年俗——“除夕夜看春晚”,今年也成了海内外焦点,全世界观众可以通过春晚最直接地了解春节。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1月10日电 (记者 闫旭)第二十三届“两马同春闹元宵”(简称2025“两马”灯会)9日晚在福州马尾琅岐红光湖公园亮灯。灯会共六大主题片区,设计130余组中大型灯组,集中展示福建海洋文化、“两马”民俗文化、船政文化和闽台文化。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据香港《巴士的报》网站1月31日报道,中国人民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炫目的灯光表演和古老的传统仪式迎来了蛇年,这象征着一个欢乐与祥和的开始。节日的夜晚尤其壮观,烟花表演照亮了各个城市的夜空,使整个国家沉浸在明显的欢乐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