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辰龙年,龙,在传说中“体长有角,有鳞有爪,上天入水,兴云布雨”,是无所不能的神兽。而从天文学角度来解释,夜空中有一条由星星组成的巨龙,一起去看看吧↓从天文学角度来解释,夜空中就有一条由星星组成的巨龙。这就是由我国传统二十八宿中的苍龙七宿所组成的东方青龙。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早在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就广泛分布于华夏大地。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农历二月二日与龙关系密切,又称青龙节、春龙节,龙变化万端,这里“青”“春”二字表明,这一时节龙的颜色与春回大地、草木青葱的季节相匹配。我国谚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龙为什么在二月二日“抬头”?我们不妨先“抬头”“问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具有原始龙形象的文物遗迹,据考证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到了距今7000年至55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结合马、蛇、鳄鱼等不同动物形象更为直观的龙的形象开始出现。早期龙的形象简单抽象,不同地域的龙形象局部存在较大差异。
古人认为,龙有九似,萃众美于一身。龙到底长什么样子?作为一种极为古老而又尊贵的祥瑞之兽,它的形象有何特别之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被视为“鳞虫之长”。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 邹宸龙年将至,年味渐浓。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动物,但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作神灵或圣物,是吉祥如意、地位崇高的象征。许多帝王都将自己称作“真龙天子”,以此来树立权威、巩固王权。龙从何而来?长什么模样?没有人知道。
龙是原始图腾,是中国人眼中神圣的存在。宋代罗愿在《尔雅翼》里这样描述它:龙有鳞虫那么长,和九种动物比较像,它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上有81块鳞片,乍一看仿佛是用几只动物器官拼接而成。
恐龙角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内核与起保护作用的外层,这和现代的哺乳动物如羚羊的角的构造相似。恐龙的角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它们每年不脱落、更新——不像现今的鹿角。每只角有一个骨核,并有一种主要由角朊(ruǎn)形成的角质表层。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宋代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
敖烈的本体是龙,在《非人哉》漫画中的设定,龙和其他有角动物一样,会出现角脱落的情况。在角脱落之后,敖烈的发型就不用固定,可以尝试换很多种。在长出新角这段时间里,敖烈换了三种发型,每一种都很奇特,不过九月觉得并没有以前的好看。最终敖烈的角长出来,才换回了原来的发型。
属龙的人,对龙图腾难免天生偏爱一些,本也想写点什么。赶巧,2024年开年便应海南师范大学“海南长臂猿科普读物”项目组的邀约画了一批插图,其间涉及到海南特有物种的了解和分析,发现海南竟有两个稀罕的鹿亚种:海南赤麂特有亚种和海南坡鹿特有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