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媒体援引外媒aviacionline发布的消息声称阿根廷国防部向阿根廷议会提出的2022年国防预算草案文件内容表示,阿根廷将花费6.64亿美元向巴基斯坦购买12架枭龙战机,其中包括单座和双座型,平均算下来单架5500万美元。
摘要:中国自1950年代就提出“不当军火商”的口号,一直以无偿援助为主。直到1970年代末,才有了军售概念。近五年来,中国对外军售逐渐扩大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排名第五。飞机、舰艇和导弹逐步成为中国军火出口的排头兵。军火是一门古老的生意。
2022年初,就曾传出有阿拉伯国家采购“枭龙”BlockIII的消息,这几天巴基斯坦媒体对此事进行正面报道,指出采购者正是伊拉克,后者预计将花费10亿多美元购入12架,以与其从法国购得的“阵风”组成新机队。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接近2亿的人口规模外加博科圣地等极端势力的威胁,使得尼日利亚亟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西方国家的武器要么就是出口禁运,要么就是贵的吓人,显然不是内战时有爆发、动荡不稳的尼日利亚的最好选择,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尼日利亚就用上了中国的歼-7战机,并一
图为疑似沙特“土豪”贴身参观中巴枭龙战机。中国军售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没有发生变化,仍以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而JF-17枭龙战斗机是中巴合研项目,巴基斯坦也可以从外销中获得收益,因此巴基斯坦也积极向一些伊斯兰国家推销。但按目前的形势来看,枭龙战斗机外销前景并不乐观。
近期韩国又宣布获得一个国家装备订单,原来是马来西亚国防部最终宣布韩国FA50战斗机获得马来西亚空军订单,订单数量为18架,总价值9.2亿美元,另外马来西亚还保留了18架FA50战斗机的选择权,根据使用情况决定是否再采购后续18架。
图为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未得到证实的消息,由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争吃进,加上自身经费和产能不足,俄罗斯急需一种作战能力强大、价格低廉的高性能作战飞机,因此,有消息曝出,俄罗斯将购买300架中国生产的枭龙战斗机,以便能及时弥补俄罗斯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获得
由中航工业与巴基斯坦空军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又称“雷电”JF-17)在巴黎航展上出尽风头。从15日航展开幕到19日的首日公众开放日,“枭龙”不仅在多个重要时间点进行了飞行表演,还签下了来自国外的第一笔订单。
最初2006年中巴“枭龙”项目首席主管、巴基斯坦空军拉提夫少将宣布,首批中巴联合研制的FC-1战机将装备巴基斯坦空军,巴基斯坦空军订购总数量约150架,紧接着第二年,枭龙战斗机第一批次迅速交付巴基斯坦空军,根据巴基斯坦公布的数据,枭龙战斗机的最初单价为1500万美元。
进入8月以来,中国战机外销的新闻不绝于耳。据土耳其媒体报道,除了尼日利亚空军有15架追加订单之外,传闻多年的阿塞拜疆也几乎敲定了24架订单,这也意味着,近期中国战机很有可能一口气拿下4份大单,总架数达77架。
据巴基斯坦媒体证实,伊拉克已经和巴基斯坦敲定了枭龙战机的采购大单,前者将以12亿美元的价格采购12架枭龙Block3战机及配套的训练系统和武器弹药。而对于这笔大订单,印媒则表现出了十足“酸葡萄”心理,尤其是在美国没有出面阻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据伊朗媒体1月6日报道,该国航空工业已于2018年底启动了为期3年共15架“科萨尔”战机生产计划。有意思的是,伊朗媒体几乎在同时公布了该国海军司令在巴基斯坦防务展上参观“枭龙”3战机的图片,并表示未来可能采购200架“枭龙”战机。
枭龙战机除了巴基斯坦外,目前确定的买家只有缅甸和尼日利亚两家。而且根据《简式防务周刊》的报道,尼日利亚花费1.843亿美元购买3架枭龙,单价超过6000万美元,与枭龙质高价低的形象相去甚远。枭龙市场开拓不理想的原因有哪些呢?
本月9号,马来西亚空军参谋长称,马方已正式向巴基斯坦、印度、韩国三方的航空公司发出邀请,来竞标其空军轻型战斗力计划。印度推出的是“久负盛名”的LCA战机,韩国推出的是FA-50战机,而代表巴基斯坦出场的,就是中巴联合研制的FC-1“枭龙”战机了。可以说,三方的竞争已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