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凉风习习但一场从江西到郑州再到北京的爱心护送却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昨天晚上,河南交通广播接到江西席先生的求助:席先生5个月的宝宝患肺炎转脑膜炎并发展到高烧脑积水,要从江西省儿童医院转院至北京治疗。
大家平时跟河南人打交道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河南人特别爱说“中”,他们说话音很重,说“中”的时候似乎声音都能落地砸个坑。他们口中的“中”就是“答应、好的、行、没问题”的意思,“不中”当然就是“不答应、不行”。
继1小时内往郑州灌进了150个西湖之后,新乡、鹤壁、安阳、焦作等地也接连受灾。网络上,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地转发救灾信息与实用锦囊,而灾区本地的互助与互救故事更是令人泪目———那些本身也是灾民的普通人,不顾自身的安危,拯救了他人的生命。
很多人会想到云桂川,尤其是四川。四川在抗日战争中总计出兵340万人,占比超过全国征兵数量的20%;粮草方面,四川在1941年至1945年,累计贡献了8228.6万石稻谷,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
河南人爱说“中”,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无论是在河南本地,还是在外地,只要听到一声“中”,河南人就会感到亲切和自豪。那么,“中”这个字对于河南人来说,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就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
本文作者:时中作者简介:时中,从事政法、纪检工作多年,为破解"不想腐"这一难题,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从而走上了自律修心之路。通过实修体悟到中华文化不愧为人类之"绝学"。“中不中”?“中”!为什么河南人有事时不说:“好不好”“能不能”行不行”?
为什么河南人时时、事事都说“中”字...华夏民族是个有智慧的民族,有智慧不是拥有多少知识,也不是固守一些什么方法,谙熟多少潜规则,而是化解情绪感受后在心底升起的良知良能,也即“中”正、万物一体的智慧状态。
河南人爱说“中”,如果到了河南,就能经常听到“中蛮”、“中嘞很”、“中中中”。“中”作为河南人的口头禅,使用范围确实很广泛,不过在河南,还有一个字可以和“中”媲美,那就是“管”。夏夏、西瓜| Copyright 撰文。西瓜| Copyright 版式。01。不说”中“就说”管“
编者按:2024年6月1日,河南省首届“魅力汉语,‘豫’你同行”来华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在郑州西亚斯学院隆重举行,比赛旨在推动在豫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学生对河南以及中华文明的深入了解,进一步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