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文教育就进入了阿拉伯国家——埃及(1954年)、突尼斯(1977年)、毛里塔尼亚(1987年)和苏丹(1993年),陆续在大学里开办中文教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随着中阿关系日益深化,中文教育在阿拉伯国家同样也迈上了新台阶。
新年伊始,伊朗国家教育最高委员会秘书处宣布,伊朗将从2024年起把中文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文教育目前主要在伊朗的大学开展,今后将逐步在中小学普及。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等多个中东国家已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6个中东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院系。
中国日报12月9日电(记者 赵佳)近期,100多位沙特的青年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分享学习中文的收获和感悟,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些中文爱好者代表着中阿文明交流的未来。
沙特中文培训学校员工 白佳音:“刚来公司工作的时候,不能接受把面纱摘下来,因为在沙特绝大多数女性是戴着面纱的,但是我来这后,习惯了这个工作环境,我知道中国女孩子在工作时是不用戴面纱的,我尊重中国文化,中国也尊重沙特本土文化,熟悉了周围的人后,公司就像家一样,回家就可以把面纱摘下来。
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 据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日报网站9月10日报道,沙特阿拉伯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中文课程,让年轻人掌握宝贵的语言技能,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亚洲国家的文化。报道称,目前有中小学生已经在上中文课。根据中沙两国此前签署的教育协议,沙特引入了175名中文教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六个国家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其中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四国均位于中东地区。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情持续升温。
新华社利雅得9月14日电(记者王海洲)“你好”“欢迎”……当你走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商圈,总会遇到热情的年轻人用中文向你问好;当你乘机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会惊喜地看到机场内设有“首次入境”“行李提取”“落地签证”等清晰醒目的中文提示;当你乘车从机场前往利雅得市区,会发现
来源:环球时报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报》12月14日文章,原题:沙特人将中文视为“未来的语言”沙特和中国教育部门近日签署一项协议,以向沙特人提供中文学习材料以及在公共教育机构教授这门语言和文学的中国教师。
2024-01-30 19:3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图为埃及青年阿斯玛·穆斯塔法·易卜拉欣展示用毛笔书写的“心”字。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图为在第六届中阿博览会上,嘉宾们了解清洁能源项目。
你,是怎么看沙特阿拉伯的呢?专攻“发展中国家+当地美食”的#白宫義见外传# 之沙特篇上集,将对话一位从没去过中国,但却热爱中文和中国的沙特传奇人物——艾哈迈德·阿尔海法尼。不透过第三方,不用翻译,带你直接看懂沙特,同时品尝骆驼肉!而下集,将在下周一6月12日播出,敬请期待!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历史交往的主旋律。如今,越来越多阿拉伯国家青少年通过学习中文,打开新的机遇之窗,了解中国、认知中国,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随着中阿人文交往持续扩大,越来越多阿拉伯国家青少年被中文“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