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鱼是一种在水中和泥巴生活的鱼类,黄色身体,外型光滑像蛇,相信很多人都认识的,也吃过鳝鱼。黄鳝鱼的肉质吃起来很鲜美,具有很高营养价值,所以在市场上很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养殖鳝鱼的农户现在越来越多了。
城市之问:2023年,湖北仙桃黄鳝苗种繁育突破3亿尾;2024年,仙桃确定了黄鳝苗种繁育量10亿尾。追问也随之而来,为什么“中国黄鳝之都”在仙桃?黄鳝为什么能在仙桃实现规模化养殖?怎么做到一年新增7亿尾?黄鳝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哪些致富密码?20多年来,湖北省仙桃市一直在养黄鳝。
进贤县三里乡是江西省有名的黄鳝之乡,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黄鳝养殖基地,销售份额占到全国黄鳝市场的30%左右。10月份,三里乡的黄鳝迎来丰收并集中上市。在进贤县三里乡石岗村黄鳝养殖基地,2.5万个黄鳝网箱在水面整齐排开。养殖户胡四根一大早就划着小船清理水草,开始捕捞黄鳝。
眼下正是黄鳝捕捞的季节。在“中国黄鳝之都”湖北省仙桃市,10万多亩养殖黄鳝开始大量上市。当地通过发展设施渔业,推广综合种养模式,带动了养殖户增收致富。在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万亩稻鳝虾生态养殖基地,养殖户们正在稻田里加紧捕捞黄鳝。
来源:【咸宁新闻网】(本报记者 叶子 毛亚轩 通讯员 李儒 陈可心)1月底,嘉鱼县陆溪镇的黄鳝养殖户袁启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丰收季节。凭借十几年积累的丰富养殖经验,袁启星成功打造了180多个养殖网箱的养殖场,实现了高效、高品质的黄鳝养殖。
怎样做好鳝鱼防逃?土壤培肥有何技巧?水体增氧如何实施?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章家恩一行人日前来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丰“稻鳝共养”示范基地调研,现场向基地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详细讲解技术要领,为连山推广、壮大“稻鳝共养”生态种养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湖北日报 “布局搭建黄鳝产业供应链平台,加快形成‘种苗供全国、成鳝销全球、价格定全业’的产业格局。”3月22日,湖北“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仙桃专场)上,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熊享涛说。
清远连山福堂镇永丰村在15亩农田中试点推广稻鳝养殖,投放黄鳝苗6万尾,实现“一田双收”。养鳝肥田,种稻吸肥。通过动植物共生,不仅病虫害减少,而且鳝稻共生区域种植水稻不施肥、不打药,黄鳝、稻米的品质会大大提高,成为无公害绿色产品。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3日电(武一力 王乐)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22日举办的“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获悉,有着“中国黄鳝之都”美誉的湖北仙桃正多措并举打好“黄鳝牌”,让黄鳝“游”得更远。黄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在采收现场,手持镰刀、弯腰探身的妇女们割下基地的第一捧沉甸甸的稻谷,汉子们则撸起袖子、挽起裤管,跟在妇女身后一字排开,在割完稻谷露出稻根的田里,摸起了鱼、拿起了螺、抓起了鳝鱼,男女分工协作,不一会儿,一袋袋稻谷、一桶桶鱼螺鳝便整装待“称”。
清晨,在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的一方鱼塘里,黄鳝养殖户陈利娥与丈夫撑着小木船,拿着红色塑料小桶,穿梭在绿色网箱间“清窝子”。“在我们方言里,‘清窝子’的意思相当于帮黄鳝‘洗碗’,把头一天没吃完的饲料舀到网箱外,下午再喂食时,黄鳝才会有好胃口。”陈利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