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春节,在大柏地乡发生了一场后来被陈毅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斗”的战斗。毛泽东对这场战斗印象深刻,在1933年5月中旬,红四军入闽再次经过大柏地时,他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同时,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有当年那一餐特别的年夜饭。
而我党的部队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一路走来经历的战斗可谓无数,毛主席在这一路上写下的壮丽诗篇也有很多,可是这场战斗,既在陈毅元帅的口中有着“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斗,也竟然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亲身上阵的战斗...
荣誉是一个战士的使命,荣誉是一个战士的生命,荣誉是一个战士的一场革命。上周六晚21:00在优酷斗鱼直播的《荣誉之战》,万合天宜的小爱,作为队伍最后一位幸存者,用一把狙击枪接连击杀三名敌兵,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城会玩”,什么是真正的荣誉。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了《山东根据地“选帅”风波不断,因罗荣桓的一次军事行动,迅速平息》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述了罗荣桓元帅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的“留田突围”战的神奇之处——全过程兵不血刃,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出。
然而,想要参加器械比武,就得在器械场反复练习,忍受无数个肌肉酸胀如蚁咬、手掌血泡扎心疼的瞬间;想要参加武装越野比武,就得在跑道上反复跑,忍受无数个恶心反胃、喉咙干燥、双腿发麻的瞬间;想要参加教练员比武,就得写数万甚至数十万字的教案,忍受无数次批评和自我怀疑的瞬间…
十年前,他是一连的士官班长,现任团长是他当时的连长。那一年,他跟随连长参加“八把刀尖子”比武,抱憾而归;十年后的今天,他成了一连的指导员,率领全连再战“八把尖刀”荣誉连队比武,凯旋而归。“一连的兄弟们!团党委同意咱们参加集团军‘八把尖刀’荣誉连队比武了!
我叫刘俊超,东部战区31集团军某团“大功五连”连长。在连队里,我面临着一个重大危机:连队战友都觉得我是被强敌“尖刀一连”派来的“间谍”!因为临比赛前的几天,我才由一连副连长的岗位调到五连当连长。在这个比武场上,一边是“娘家”一连,另一边是“婆家”五连,这个连长可不好当啊!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曾发生过一场令人震惊的战斗,在排长郭忠田的带领下,创造了我军0伤亡,而敌军伤亡215人的战绩,这样的战绩在整个抗美援朝上并不出名,但是每当我们细细观摩这场战役时,就会感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勇敢和机智。
当我们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就会发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价值不仅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反而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和积淀,愈加清晰而厚重。纪念抗美援朝,不是为了延续对抗,而是汲取历史智慧,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观察现实、思考未来。
来源:【赣南日报】□记者杨小安 陈缘缘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珍藏着一颗子弹头。它长3厘米,质地为铜,属国家一级文物。其外观虽平平无奇,却被称为“胜利的子弹头”。这件文物从何而来?为何意义重大?为探寻其背后的故事,记者日前采访了瑞金市史志研究室编研股股长钟燕林。
他们创造了一种奇特战争的方式,被称为“flowerwars",顾名思义也就是”鲜花战争“,或称”荣冠之战“。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兹特克人。一般,传统概念上的战争都会使平民丧生,领土变化,而军队也会竭尽所能赢得胜利。但是荣冠之战却大不相同。在这一奇特战争中,几乎不会有平民伤亡和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