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罗丹出生前1个月,她的父亲罗军在战场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罗丹是父亲老部队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10名烈士留下的唯一的孩子,罗军的很多战友始终牵挂着她——烈士父亲远去,关爱没有“缺席”罗军生前留影。1月17日,四川成都,寒风瑟瑟。
编者按: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前不久,我在沈阳大帅府附近,采访了年近八旬的郭春光,他告诉我1951年春,镇压历史反革命运动时,多亏了《东北抗日救国血战史》这本书,由于书中记载了他父亲郭景珊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史实,结果救了他父亲一命。
我的父亲是位革命军人更是我心里永远的英雄,父亲是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古城镇羊圈铺村人,出生于一九一九年农历四月初四,一九四六年八月参军,一九四七年在延安六里坡战斗负伤,之后回到后方治疗,因战争留下后遗症,二零一零年去世。接下来我想讲讲我父亲的故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金会】 1950年11月底,我父亲陈光德在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三营七连任连长。58师174团三营是当年十月先从上海嘉定出发,坐火车到山东曲阜,后来再坐火车到鸭绿江边的。 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三营七连入朝时全部身穿南方的秋季服装,头戴大檐帽。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正是因为这浓厚的血缘关系,才给予父子二人难以名状的默契。说起战场上的父子兵,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在战国期间诸侯割据,群雄崛起期间,称之为奇迹的王翦王贲父子。在秦扫六国,吞并天下的战争中,王翦消灭了燕、赵、楚三个国家,能力毋庸置疑。
战场上,铁通条、擦枪布成为父亲疗伤的工具_大武汉90多年前,武汉黄陂木兰山塔尔岗程家咀湾一位17岁的青年参加红军、加入共产党后,逐村逐户动员了300多人参加红军,汇入木兰山的星星之火。这位青年就是开国中将杜义德。
小时候,每当听到父亲轻声地哼唱“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当时年少的我只知道这首歌曲调简单明快,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而且给人印象深刻,几乎听一遍就能记住,并且也能随意地唱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