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湖南省泸溪县浦市古镇热闹非凡。一支由身着军装的工作人员引领的乐鼓队,热热闹闹地将该镇两名“00后”参军青年在部队立功的喜讯送到家中,并举行“功臣之家”授牌仪式,吸引家乡群众纷纷围观、拍照传播。23岁的钟树康,自幼怀揣军旅梦想。
7月31日,一段河北男孩胸口戴着大红花,乘坐一辆红色电动三轮车在村里游街的视频火了。记者了解到,这是邢台沙河市刘石岗镇渡口村为村里首个考上北大的学生举办的庆祝仪式。8月2日,渡口村的村支书和该同学的妈妈为记者讲述了当天的情况。
传承是什么?2月10日,在广东揭阳一位在街边踩着纸箱刻苦练习舞狮的小女孩,偶遇了结束表演回家路上等红绿灯的舞狮队,一段精彩的表演和一段文化的传承就此开始……(视频来源于人民日报)潮汕地区,一个众多传统民俗文化特别浓重的地方,舞狮当然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庄文楚 济南报道9月16日上午,济南英雄山北广场上锣鼓喧天,格外热闹。原来,这里是小韩锣鼓艺术团等锣鼓队的聚集点。每到周六、周天,锣鼓队的老年人团体都会在这里表演和练习。老人们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精神,尽情地敲锣打鼓,舞动身姿,个个喜气洋洋。
安徽寿县,青年进行寿州锣鼓比赛和训练现场。淮南共青团供图咚锵咚锵咚咚锵……5月2日,安徽淮南寿县首届“楚韵遗艺 青年传承”寿州锣鼓争霸赛举办,来自全县16支锣鼓队的300余名参赛选手齐奏寿州锣鼓的代表作《长流水》,这场气势恢宏、视听俱佳的文化盛宴引得阵阵掌声。
制作/袁欣悦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黄雨晗近日,河北一名敲鼓男孩凭借俊朗的五官、阳光的笑容、充满力量的鼓点走红网络,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喜爱和关注。网友评论他“长得一脸帅气,打得一身正气”“他敲的哪里是鼓,是我的心跳”。这位敲鼓小伙找到啦!
近日一名在庙会上打鼓的男孩火了人小气场大,抬手就起范儿围观群众一片叫好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纷纷报道男孩打“武鼓”酷似陶俑娃娃受到网友欢迎当天男孩担任“武鼓”角色为高跷队奏乐不仅节奏感把握得好神情、动作也十分生动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小小年纪的他不仅不怯场反而把鼓打得更带劲
“扎龙灯首选金竹,因为它韧性好,易弯曲编织;扎龙身时一定要绑紧,一条龙上百斤,不绑紧的话舞起来就有可能脱落……”近日,印江自治县农业公园戴氏宗祠内,57岁的张著武带着几个年轻人忙着赶制龙灯。作为龙灯制作老师傅,张著武对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报道 距今4500年的鼍鼓从临汾被发掘,成为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鼓类乐器标本,奠定了山西作为鼓乐发源地的地位。于是,人们都说“世界鼓乐看中国,中国鼓乐看山西”。这两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那就是——“山西鼓乐看绛州”。
随着春节临近,大家陆续回乡过年。作为春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在老家赶一次农村大集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眼下,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又有哪些新变化?一起去山东临沂看看。从“赶集”到“逛集” 老集市焕发新活力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的农村大集。
无人机在槎桥村的杨氏宗祠上方盘旋,画面里,一切都是红色的。祠堂的天井被红色的天幕覆盖,大红的地毯从杨氏宗祠向东铺展,经过仙桥学校门前的空地,延伸到村口。男人们统一穿着红色的Polo衫,在红色的充气彩虹门下往来穿梭。年轻人敲锣打鼓,四个人列成两队,扛起一块刻着“睦邻友好”的牌匾。
【锦绣中国年】作者:矫健(乌鲁木齐市作协原主席)节日期间的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从早到晚都透着喜庆!尤其是每天的开街仪式,把这种喜庆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图为大巴扎开街现场。矫畅摄/光明图片这不,正月初三上午12时,“开街式”准时举行。
清晨,暖阳驱散寒雾,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街道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醒”了。张灯结彩的步行街上,一座座花车各具特色。35岁的冯芳弟在纸上一笔一画认真勾勒马头像图,偶尔透过橱窗看看流动的人群。无热闹,不巴扎。巴扎,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
俗话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武阳大地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为了迎接传统佳节,漳县武阳镇杨家寺村社火队积极行动,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排练之中,浓浓的年味儿在乡村中弥漫开来。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节临近,大家陆续回乡过年。作为春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在老家赶一次农村大集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眼下,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又有哪些新变化,一起去山东临沂看一看。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的农村大集。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郑州1月22日电(记者王玉兴)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河南省义马市千秋社区,千余居民欢聚社区广场,共享“团圆饺子宴”。老人们披着红围巾,孩子们手里拿着大红包,妇女们忙着包饺子,青年人敲锣打鼓表演社火,喜气洋洋迎新春。
何勇海2023年10月1日,两个总计拥有三万多人口的潮汕村庄——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槎桥村、高美村——在这天化解祖先在两百年前结下的仇怨,从此可以通婚。年轻人敲锣打鼓,四个人列成两队,扛起一块刻着“睦邻友好”的牌匾。
春节将至,对每家每户来说,年夜饭都是春节的“重头戏”。除夕当日,很多人家一大早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全家一起张罗饭菜,其乐融融,这是很多人怀念的年味儿。同时,也有的人家选择出去吃,方便又省心。今年你家的年夜饭是怎么安排的?什么是你心中难忘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