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什么是“未来产业”呢?它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日本餐厅经营者与送餐机器人“贝拉”和清洁机器人CC1合影。 采访对象供图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泳池里,一款机器人精准穿梭,所到之处脏污无所遁形,电量低时它自动返回充电桩,通过太阳能板充电……上个月,在法国里昂泳池展上,天津企业望圆科技带来的泳池机器人S3,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林碧涓)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已超越德国。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IFR表示,韩国以每万名员工拥有1012台机器人位居世界首位,自2018年以来增长了5%。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再创新高,达到每万名员工配有162台机器人,是七年前的两倍多。2023年,韩国是全球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每万名员工中配有1012台机器人。新加坡排名第二,每万名员工配有770台机器人。
当除夕的钟声敲响,阖家团圆的时刻,2025 年春晚舞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16 个人形机器人身着东北大花袄,手持红手绢,步伐灵动地与舞蹈演员一同扭起了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