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羊肉、蒸馍馍、打扫卫生……在古浪县直滩镇龙湾村,提前返乡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李江夫妇俩一大早就开始忙个不停,浓浓年味,让一家人幸福感满满。“虽然很忙,但很开心,只有回到家和家人在一起,才有年味,才觉得幸福。”李江笑着说。忙碌之余,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唠家常、叙旧事。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说到年味儿,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煎炒烹炸时的迷人声响,还是食物散发的撩人浓香?是忙碌一年后的难得清闲,还是对家的渴望和依赖?中国人的年味,是归属,是团圆,也是各家各户灶台里的烟火味道。
除夕夜,和家人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是中国人独有的仪式感,也是年味最浓的时刻,承载着浓厚的年味与亲情,寓意着团圆和美、喜庆吉祥。1月28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增城区获悉,该区多家酒楼、餐企年夜饭出现“一厢难求”的火爆现象,其中大盆菜备受消费者青睐。
视频:归家之路:年味渐浓 团圆更盛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贺田梓 田心怡)今天(1月16日)是腊月二十五,年味儿越来越浓,在外的游子纷纷抖落异乡的尘土,踏上归乡的路途。下面我们去荆州火车站,看看归来的他们说些什么?
海岛春节记忆■余 慧近几年,“能不能回家过年”和“去哪边过年”是我家春节前要讨论的话题。过年讲究“团团圆圆”,但像我家这样“分居三地”的家庭,非常渴望一家团圆,又深知要想团圆有多不易。那天,女儿问我:“爷爷和爸爸能回来过年吗?”“他们工作都特别忙,不一定能回来。”我回答。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主题。不论走得多远,家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地心引力”。旅途奔波,只要家的方向接近了、抵达了,游子便能心安。看着父母的笑颜、吃着久违而又熟悉的年夜饭,团圆中能感受到一份“家”所特有的温馨。
原标题:【微言·新春走笔】最浓年味是团圆□杨玉洁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已走过数千年的历程。2025年,恰逢农历乙巳蛇年,春节成功申遗无疑为蛇年新春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象征着岁岁平安、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更承载了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丰富文化和独特风俗。
在新春佳节期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静安区委网信办指导,新闻晨报·周到联合静安团区委共同发起“这范儿,很年味”征集活动,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参与。作为年味观察员,大家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了这浓浓的年味。
万宏宇,南宁客运段动车一车间列车长。他的妻子胡蝶,也是南宁客运段列车长。他们,一个值乘南宁东至贺州交路,一个常年往返北海至乐山之间。南宁客运段列车长万宏宇在站台上服务旅客。每次出乘,他们值乘的列车会在南宁东站相遇4分钟。春节也是如此。南宁客运段列车长胡蝶在服务旅客上车。
律回春渐,新元肇始。欢歌正愉,张灯结彩,走街串巷的人们勾起满足的嘴角,忙碌的灶台上飘出扣咸肉、扣蛋卷、八宝饭、走油蹄膀等的香气。一整年的期许与盼望、祝福与圆满,在新年的脚步声中得到归属。奉贤的年,是一首温馨的诗,是一幅流动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