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长江、九过黄河,走访34个民族,写下400多万字日记,完成59个探险项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西藏的传奇男子。只是不曾想到这场令全国瞩目的徒步罗布泊,竟是余纯顺探险生涯的最后一站。那么余纯顺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为何说本是十月的探险之旅最后成了六月探险?
2008年,雷殿生到达罗布泊湖心位置 图据受访者红星新闻记者丨卢燕飞 实习生丨黄楷婷责编丨冯玲玲 编辑丨郭庄7月28日,新疆若羌县公安局通报了自驾罗布泊车队4人失联的情况,7月29日,搜寻人员找到了第4名遇难者遗体。
近日,一支自驾车队从敦煌出发,未经许可,擅自穿越若羌县境内的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试图跨越著有死亡之称的罗布泊无人区。然而,中途其中一辆车子发生故障,车上有4人和车队失去了联系。在车子故障无法修复时,4人选择了弃车徒步行走。
读一本好书|徒步丈量人生的长度和高度——读雷殿生《31天穿越罗布泊》作者 崔洪国“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雷殿生徒步中国,31天穿越罗布泊是一个传奇。他的《31天穿越罗布泊》让我读后受益匪浅。他的经历让我深深懂得了人生的长度和高度不在与文凭和学历,在于你坚韧执着的徒步丈量。
有人说,雷殿生老师是徒步穿越罗布泊、十年徒步全国(包括台湾)第一人。这话,我信。他经过十年准备(1988-1998),通过十年徒步(1998--2008),终于圆了走遍全国的梦想。总行程8万1千公里,穿烂52双鞋,走掉19个脚趾甲。他的徒步经历惊心动魄。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布了卫星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在我国西部的荒漠中,有一个区域酷似人的耳朵,不仅轮廓相像,连耳轮、耳孔、耳垂都清晰可辨。经过仔细辨别,这个好似耳朵的地方就是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正是这个原因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地球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