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骑手李子兵还没来得及脱下顺丰的工作服,就把麦当劳“麦乐送”的包裹放上电动车。他已经对忙碌的生活习以为常。不过这段时间,他需要向订外卖的客户做解释的场景变多了。“为什么没有配餐具?”“麦旋风雪糕没有勺子怎么吃?”“抱歉,现在深圳区域的外卖平台是默认您不需要餐具的,如果您要餐具需要专门勾选,您可能漏看了。”“抱歉,现在麦当劳不免费提供一次性餐具了,您需要在订餐微信小程序上专门购买。”
目前,与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部门,有住房城乡建设、环境卫生、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教育、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旅游文化、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职能交叉、职责边界模糊不清,工作协调难度大,工作合力不足。
近日,市民李女士向长江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在外卖平台点餐时,每次都选择“无需餐具,助力环保”,但商家依然会送,有时候是一双一次性筷子,有时候是配有筷子、勺子、牙签、纸巾的餐具包。“那做选择的意义在哪里?这个助力环保的活动岂不是形同虚设?”李女士感到不解。
记者 王丽2月8日,壹点公益发起互动话题#点外卖,你会主动标注不要餐具吗?# 引起广大壹粉高度关注,大家纷纷留言表达各自观点。有倡导绿色环保,赞成不要餐具的,也有持反对观点,支持点外卖要餐具的。这是为啥呢?咱们一起看看吧。
8月1日起施行的《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提到,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 南宁市旅馆、酒店经营单位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碗、筷子、调羹等餐具。
如今,外卖已成为不少人的“日常标配”。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许多消费者在点外卖时会勾选“无需餐具”这一选项,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最近有许多市民反映,即便勾选了“无需餐具”,商家还是会提供一次性餐具。随之而来的是,手边堆积的一次性餐具越来越多,反倒成了另一种浪费。
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丁剑华介绍,外卖平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已有15%-20%的外卖订单选择了“不需要餐具”。丁剑华介绍,《推进餐饮企业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已于6月1日印发实施,除了实施“光盘行动”,还明确要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要求餐饮企业在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公示不主动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录,正餐企业做到堂食服务不提供筷子、勺子、刀具、叉子等一次性餐具。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6月26日晚,老乡鸡通过官方微博致歉:“关于‘活珠子’的不当言论,公司要求老乡鸡必须郑重地向大家道歉……其实公司内部非常重视这件事,早在4月份,公司已经对相关同事做了思想教育,他也深刻认识到了错误并在当时做了检讨,及时删除不当言论。
近日湖南一名外科医生火了,他的一张用棉签当筷子吃饭照片在朋友圈热传,被网友称为“棉签哥”。“外卖小哥送饭没给筷子?”,“家属只记得做美食不记得放筷子?”,“又是在作秀吧,有没有真才实学?”……成为新晋网红的同时,揣测和质疑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