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中国古代,誓言可不是随口说说的玩笑话。它承载着一个人的信誉,甚至关乎一个朝代的兴衰。我们常说“一诺千金”,古人对誓言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违背誓言。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司马懿的“洛水之誓”。
#记录我的2023#我国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线贯穿时空,一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就是信义。人无信不立,官有律法、民有私约。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誓言通常是极具敬畏之心的,对盟誓的含义是有信仰的,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易经》曰:人之所助者,信也。
,孕育华夏文明,曾几何时,“洛水之誓”是何等庄严承诺,象征着诚信与道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便曾指着滔滔洛水,立下不杀功臣朱鲔的誓言,最终信守承诺,传为千古佳话,誓言并非不可打破,时间推移至三国魏晋时期,权臣司马懿同样以洛水为证,却上演了一出背信弃义的戏码,将“洛水之誓”变成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屁话”,其影响深远,甚至波及后世数百年。
泪水打湿数据线,边刷头条边触电,师友们好,我是轻尘,今日话题:“司马昭的当街弑君对后世影响有多大?”之前几期作品我们提到了“白衣渡江”与”洛水之誓“,今天轻尘想聊聊三国时期三大丑闻之首的司马昭当街弑君,当街弑君比白衣渡江、洛水之誓更令人不齿!
说到晋朝司马家族,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衷:何不食肉糜那么历史上,司马家族是如何成就帝族的呢?真的就像大家讽刺的那样他熬死三国诸多英雄,更是熬死曹家三代雄主,才得以笑到最后!坐享魏蜀吴3个国家的百成果。
江东鼠辈,司马老贼,这两个形容词对于常读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听说过,为什么这么说呢?再说司马懿,大家应该知道“洛水之誓”吧,主人公正是司马懿,司马懿当时拉着全朝文武上下几乎所有人做的担保,他自己担保给曹家善终,文武大臣算半个担保人,让全朝廷的人失信,也算是古今罕见了,之前对着洛水起誓的那个人是汉光武帝刘秀,他起完誓,把死敌都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