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家乡的一碗水,乡愁是家乡的一杯酒,乡愁是家乡的一片云,乡愁是你一生要寄托的情……你可还记得舒家土地的芳香?舒家小桥,是龙兴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桥,又名永定桥。1929年建舒家镇,1941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
讲述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雪梅三峡移民: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2021年,是刘芳从重庆到浙江定居的第20年。20年前,带着简单的行李,刘芳一家从重庆辗转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定居。跨越1000多公里从袓国西南内陆到东南沿海,只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持三峡工程建设。
毕竟那时只有7个月大。我们历时半年今天终于找到了她。上半年的5月22日,我们公开发表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为三峡小移民,当年她出发前在家乡云阳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手里拿着“072”号移民证,她还没来得及说一口流利的“么子”云阳话,为了三峡电站做出了自己的小小奉献。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
2019年冬天,一张一个男人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忽然出现在互联网上,击中了许多中国人的心。照片的主人公,是来自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刘敏华。十年前的春天,作为三峡库区移民的刘敏华,「在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永别时,小心翼翼地带上了家门口的一棵桃树」。
十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片土地发生的变化被卫星记录。三峡大坝巍然横亘于悠悠江水之上,从太空可见沿坝顶直线向东北三四百米,就是许家冲村。许家冲村是最早一批三峡移民新村,建村之初一片荒芜。“竹喧归浣女”曾是江边的美丽风景,但同时,大量含磷洗涤剂直接入江,污染了水质和生活环境。
我第一次听说三峡移民回迁,是北京奥运会的那年夏天。为了躲开京城的热闹,我从重庆乘船顺流而下。在奉节,我每天都会经过白帝城,爬上夔门峡的山壁,那里有一座八角亭,是长江上游最后的信号台。那年,三峡库区的水位还没涨到最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