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当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创作、外交和出版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成果。当然大部分人对他的了解来自于书上的“费城实验”——1752年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的雷雨天气下放飞了一只丝绸风筝,他在风筝线上发现了电火花现象,以此证明雷电也不过是自然的强大放电现象。
8 月 Nature 就这场争议不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跟踪报道《Replications, ridicule and a recluse: the controversy over NgAgo gene-editing intensifies》,数月前熟悉的那场「造假风波」纷争,又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震惊全球学术界的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5月2日韩春雨的论文发布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之后,被媒体称为“诺奖级技术”。此前十年他未曾发表重要论文,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国内学术界“唯论文论”现象的讨论。
三个月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 NgAgo 酶对哺乳动物进行基因编辑的论文(F. Gao et al. Nature Biotechnol. 34, 768–773; 2016)。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方法,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从科学网的一些博文看到,有人质疑韩春雨论文的可重复性。传说韩春雨很生气,“韩春雨获悉有人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后,不是解答疑惑,而是谩骂这些人是“跳梁小丑”、是搞别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人的抹黑,威胁要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
今年早些时候,河北科技大学的“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凭借一篇在国际顶级期刊在线版发表的论文引起国内轰动,被赞誉为“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近日,“剧情”却又反转了。国际上多位学者纷纷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关于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要求其公布实验原始数据和具体条件。
弗吉尼亚大学的诺塞克和同事们在过去几年里一共严格重复了98个心理学实验,其中有两个实验分别做了两次,因而他们一共做了100次实验。其中只有39次重复是成功的。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不要相信你所读到的每一篇心理学文献。事实上,大约有三分之二不应该被采信”。
2020年是个魔幻的国度,日日有惊喜,最近一件魔幻事件是去年诺贝尔奖得主赛门扎被曝涉嫌学术造假。他合作或担任通讯作者的三十多篇论文发布时间横跨近二十年,作者国籍横跨亚洲大洲,却都犯上了一图多用,甚至直接PS修改数据的毛病。
掀起“重复实验”的盖头来 1500位科学家聚焦研究可复制性危机 超过70%的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另一个科学家的实验并以失败告终,而超过一半的研究人员竟无法重复自己的实验。为此,《自然》杂志在线调查了1576名研究人员,结果发现研究可重复性现状令人担忧。
2021年9月3日,普渡大学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题为“NgAgo possessesguided DNA nicking activity ”的研究论文,再次把韩春雨2016年发现的“基因剪刀”推到了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