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离开了我们。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任何食物,在孩子心里种下勤俭节约的“种子”。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本报讯(记者 张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随着我市创城工作的深入,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光盘行动”逐渐成为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明显减少,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单位食堂、餐饮店等场所,发现餐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爱惜粮食,节约资源。2023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在每年的“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建行孟村支行都会进行粮食日活动宣传。今年的口号是:“节约是一种光荣,浪费是一种可耻。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陈娇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为了让珍惜粮食的意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舞阳街道社会事务办、舞阳街道婚姻家庭辅导驿站、舞阳街道食安办、塔山社区、舞阳社区、舞阳街道社工站联合星辰社工开展“小小星辰亲子课堂系列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世界粮食日主题
扬子晚报网7月19日讯(通讯员 袁开建 李娇娇记者 王国柱)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惜食物,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近日,兴化市戴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走进戴南镇中心小学青仔公益暑托班,开展“不负‘食’光 拒绝浪费”移风易俗主题活动。
【来源:新华日报】不好吃就直接扔掉,多点些只为尝个鲜……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人人皆会背诵古诗《悯农》,但并非人人都践行了“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严重饥饿和营养不良是人们每日面对的挑战,且规模非常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