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东南大学 “筑梦彩云”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南华县进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与实践,并在8月8日开展了“天下谁人不识‘菌’!2022年东南大学-南华县党建助农主题直播”,目的是以野生菌和产业先锋为主题进一步宣传南华县的特色农副产品,助力南华县产业振兴。
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增多,特别是我省山区丘陵地带,野生蘑菇一簇簇地破土而出。对于这些长在大自然中的“野味”,很多人经不起诱惑——“我年年都在林子里自己采野生蘑菇,做出来味道鲜香巴适,比普通蘑菇不知道好吃到哪里去了,从来没有遭过呢!
每年九月底至十月初,是云南野生菌最后的尝鲜季。今年十一假期前,野生菌向导张国玲,正抓住最后的时节,透过短视频推销家乡的野生菌。无论是长相奇特的外表,还是吃完后有可能中毒的段子,都让云南野生菌自带网络流量。今年,在野生菌生长旺盛的夏秋季节,涌现出了捡菌旅行团。
远离城市喧嚣、轻松又解压,云南多地推出“采菌游”受到市场追捧“采菌大军”解锁沉浸式小众游新体验“把菌子轻轻从泥土中拔出来的感觉,太治愈了!”近日,来自香港的游客吴景新告诉记者,自己刚在云南大理参加了采菌团,“仅仅一个小时我们就采了满满一背篓的蘑菇,感觉很新奇有趣”。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近日,有网友使用AI绘画制作了食用野生菌中毒后的画面,虚实震撼,真假难辨,令人头晕目眩。网友:但凡少吃两朵菌,都做不出这个效果。(据7月31日云南网)相关科普宣传图画谈起野生菌,就不能不说云南。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7月13日,云南。云南消防发布视频:又到了吃菌的季节,您可以当个吃货,但务必注意安全。只见宣传视频中,配上了魔性的台词:“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亲朋都来吃饭饭,饭饭里有红伞伞,吃完全村都来埋山山,来年长满红伞伞。
近日,男子用ai还原吃菌子中毒后的世界引发关注,视频中场景奇幻、真假难辨,空间上下颠倒、雕塑大象会跳还会叫,有网友调侃:“但凡少吃两朵菌子都做不出这个效果。”8月2日,潇湘晨报记者采访到坐标云南德宏的视频创作者自旭。与他谈起有关视频的创作历程。
令人没想到的是,有人竟然为了追求刺激专门购买特定种类的毒蘑菇,而一些网络商家也将毒蘑菇当成了“摇钱树”。“吃了可以见小人”“见不到小人给差评”……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卖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向消费者兜售含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产品介绍和评价中,一些人还宣扬菌类的“致幻”作用。
每年的7-8月盛夏来临,在小说里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但是盛夏转瞬即逝,所以盛夏的爱情也是短暂而带着淡淡的离愁与忧伤,这与云南人和野生菌的相聚如出一辙,每年总是盼着雨季来临,雨季终于来了,野生菌也应声而长,在充满绿意的树下纷纷出土,不过纯天然的新鲜野生菌,可以品尝的时间也是非常短暂
每年七八月份,野生菌宴全席透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诱惑,如期而至;这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然食材,是大山的馈赠;对于生活在七彩云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它不但是一道饕餮盛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成为当之无愧的野生菌王国。
同事要去荷兰玩,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去体验吃魔幻蘑菇。据说这个蘑菇能放大你的心情!开心的时候更开心,痛苦的时候更加痛苦!有的人吃了觉得整个世界都美好,想拥抱每个路人……你吃过魔幻蘑菇吗,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