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悠久的西昌建昌古城内,位于安定门西侧50米处的禹王宫,占地879平米的建昌景绣博物馆坐落于此,800余幅珍稀独特的蜀绣作品被陈列展示出来供人们欣赏,令人们啧啧称奇。蜀中瑰宝,冠于天下,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
近日,一位“85后”苏州小伙仅凭一针一线绣制逼真的青铜器作品,迅速在短视频平台上“火”出圈,令网友大声直呼:“巧夺天工,绣出了岁月的斑驳感”“这是顶级的中国奢侈品”……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位“绣郎”名叫付健,自2015年起,开始尝试用苏绣还原青铜器,每一幅作品的绣制周期
“宜宾燃面是真能点燃啊”“蜀绣翻转瞬间惊艳了!”近日,《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四川篇在CCTV-1播出,网友纷纷表示:四川非遗太燃了!想去四川的心情再次达到顶峰!“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热辣滚烫的巴蜀大地还有哪些“隐藏彩蛋”?走起↓01舌尖上的四川,看馋了!
据苏州市非遗办消息,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余福臻先生于2023年8月7日晚在苏逝世,享年81岁。她被誉为绣坛“猫王”,她绣的小猫栩栩如生,一针一线交织出精妙绝伦的苏绣技艺,勾勒出绚烂多彩的艺术人生。
明明是同一幅刺绣作品正反两面却是不同的图案栩栩如生,令人惊奇↓↓↓近日,这种“神奇”的刺绣作品吸引了无数网友大家在线“发问”“太深奥了!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记者专访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揭秘“针尖上的魔法”如何让刺绣作品呈现正反两面不同的效果?
文博会江苏展区古风浓郁,展现一幅生动细腻的江南生活画卷。 (受访单位供图)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吴蕾)文博会江苏展区古风浓郁。步入展区,一个别致的“遇见平江路”合体字首先映入眼帘,独特而富有创意,无声地传达出江南水乡深厚的文化内涵。
央视网消息: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5月12日在福建福州闭幕。作为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顶级盛会,超百位国家级大师、超千名省级大师同台切磋技艺。随着工艺和理念的发展创新,传统技艺也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新活力。展会现场,这张巨大的餐桌引人注目。
来源:【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勘 特约记者宋博古琴声中剑花飞舞,幕布之下皮影灵动。传统中华文化、湖北文化与孝感文化表演,让前来参加第九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大会(以下简称第九届城合会)的中外嘉宾驻足欣赏,陶醉其中,一曲闭,大厅里响起阵阵掌声。
央视网消息: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深圳举行。接下来,我们跟随镜头走进文博会非遗项目展区,感受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与传承。在江苏展区,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苏绣引人流连。非遗传承人巧妙地将刺绣的柔软精细与瓷器的厚重感相结合,并将其运用在茶罐、笔筒等器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