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逆反,在我看来这是好事情,如果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什么都听家长的,那孩子的自己思想,自己独立想法呢?孩子有这些变化,家长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事情。最近有一些家长焦虑孩子追星,耽误影响学习,影响作业,母子交流不顺畅。
作者 | 果木森森亲爱的宝贝!今天放学一进门,你就一脸艳羡地讲起同桌小菲的妈妈陪她去看爱豆演唱会的经历。尤其说到小菲妈妈花大价钱帮她买到爱豆签名照时,你眼里狂热的光芒,刺痛了妈妈的心。小菲妈妈对孩子追星的行为没有断然制止,确实很开明。
在娱乐盛行的时代,很多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爱豆,分布在各个年龄阶层,小到十几岁的孩子。再加上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喜欢独处,在学习家庭压力、各种焦虑下,追星能让他们有精神寄托,得到情绪的解压。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再谈“饭圈文化”和未成年人“偶像观”的养成。她说,良好的偶像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理智追星,则会起到负作用。不过对很多家长来说,孩子“追星”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家长只想制止孩子的这种追星行为,不会也不愿意去引导孩子“理智追星”。
追星是一种正常行为,并且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情感寄托一种方式,只是在面对追星应该以什么状态,用什么方式,需要孩子们多学习,并且通过家长引导,让孩子能够正确追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正确认识自己,让自己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2.转移偶像目标心理教育专家指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印象,把自己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 许多家长都会有所感悟,孩子在小的时候认为自己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妈妈,可是长
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初三女孩的家长。最近,我孩子沉迷于追星。她喜欢某个偶像组合,收集了大量的海报、照片以及相关信息,有时还会购买印有偶像图像的卡片、勋章及偶像代言的产品。假期她去看展演,购买偶像签名小说等,花了不少钱。初三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了,她却兴致不减。
由于疫情的影响,前段时间各大新闻版面都是有关于疫情的报告,微博和头条和热搜几乎都是疫情。虽然如今打榜、做数据等行为已经是网上默认的饭圈常规操作,但是作为心智较为成熟、没有追星的父母来讲,无论是哪一个流量的后援团,几乎都是在要求成员把追星当成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