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对比使人浮想联翩,于是就有了《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的标题。后来蟹的价钱越来越贵,缘于香港人喜欢吃蟹,当年很多上海人南下去香港,把上海的生活习惯带了过去,看到有钱的上海人都喜欢吃大闸蟹,大家也跟起风来,无肠公子就此身价百倍,害得国人要吃几只蟹都要精打细算,这才有了“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的黑色幽默。
“秋风起,蟹脚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吃蟹时节。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一张黑白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1945年的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勉强度日。照片中,一张破旧的桌上堆满了大闸蟹,旁边一位男孩正在吃蟹,而同桌另一人的袖子上有一大块补丁。
金秋时节,螃蟹正在大量上市,不少人国庆的餐桌已经安排上大闸蟹了吧?目前,各地大闸蟹已陆续完成第五次蜕壳,上海市中心的蒙西菜场来自江苏巴城的大闸蟹每只雌蟹3两左右,长足了个子,吸引不少市民购买尝鲜。市民 姚阿姨:现在是吃大闸蟹的时候,肉厚黄多,肉质细腻,准备清蒸。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两个故事。一个是1945年上海穷人只能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另外一个是明朝的时候,螃蟹泛滥成灾,祸害庄稼,人们对这些张牙舞爪的坏家伙束手无策,沈万三从中发现了商机,赚的盆满钵满。这些故事的真假不是咱们讨论的重点,重点是今天的阳澄湖大闸蟹,真蟹一蟹难求!
深秋,大闸蟹的美味是很多上海人的心头好虽然小雪节气已过但市面上,大闸蟹仍然热销不少市民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蟹价跌去不少让大闸蟹自由变得触手可及今天上午坊记来到黄兴路上的这家大润发大闸蟹柜台一直顾客不断今日挂牌价:2两左右的兴化母蟹16块8,公蟹3两的卖19块8。
秋风起,蟹脚痒不少上海人又开始馋大闸蟹了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也到了全面开渔后生猛海鲜、“虾兵蟹将”品种最丰富品质最肥美的时候。据央视财经报道,进入9月份,随着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梭子蟹、皮皮虾等应季海鲜正大量上市,水产品销售进入旺季。
对不少上海人而言吃大闸蟹是每年的保留节目如今膏满黄肥正是人间食蟹好时节不过,近期有人发现价格下降!10元一只随便买为了解大闸蟹价格情况,近日,中新财经记者走访了多个超市。在某永辉超市,记者注意到,来自江苏的小个头特价大闸蟹,售价9.9元/只。即使是特大闸蟹,公蟹也仅售15.
1912年,一个正准备剪掉的年轻人,面对镜头,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看得出来这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都知道,清朝入主中原后,第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就是“剃发”,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这种陋习一直被保存了下来,由于绝大多数人不讲卫生,辫子也不经常洗,经常滋生虱子,跳蚤,头上的气味简直是让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