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抄写《黄帝内经·素问》。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2023.2.1日。1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释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阴阳,和术数,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以劳形神,故形神健旺,终其天年,百岁乃去,不伤夭折也。
法于阴阳,和于自然,德淳全道,不欲不妄,随遇而安。女七男八,换齿长发;真人至人寿敝天地,乃神人。圣人贤人益寿百数,恬淡虚无,劳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追随真人养生之道。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养生修身观念影响深远。古人修身养性多高见,请看这三十句关于养身、养心、养生的至理名言。养身1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体育运动,“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淮南子》载,孔子“勇服于孟贲,足蹑郊菟,力招城关”。曹丕“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汉魏时期,人们积极利用体育运动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