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贺强、吴英杰团队在仿生超分子胶体马达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创新性地运用生物分子马达的能量转化,提出了纳米尺度旋转生物分子马达协同驱动细胞尺度超分子胶体马达的构筑新方法,印证了由生物分子机器驱动更大尺度机器的可能性,从而为游动纳米机器人仿生设计拓展了新思路,也为未来通过主动调控细胞能量代谢以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开辟了新途径。
纳米机器人,顾名思义,是一种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机器人。纳米机器人通常由分子、纳米管和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构成,涉及的学科包括生物学、材料、物理、化学、人工智能、微纳电子等等,是一个学科高度交叉的领域。那我们距离这一纳米究竟有多远呢?
对人类而言,微观世界仍然存在很多谜题——无论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微型生物水熊虫,还是被誉为“微生物工厂”的微米级大肠杆菌,甚至是可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纳米级噬菌体,以及蕴含着神秘生命起源的分子基因编码DNA,人们均知之甚少。
相关成果以“Zwitterion-Based Hydrogen Sulfide Nanomotors Induce Multiple Acidosis in Tumor Cells by Destroying Tumor Metabolic Symbiosis”为题发表在材料和化学领域的旗舰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近日,根据9月18日财联社科学消息,中国哈工大研发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对于辅助治疗癌症非常有意义。随后它还会在体内巡逻一段时间,彻底完成清道夫工作之后,会自动降解,无需排出体外,目前,该技术已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相信离真正投入人体使用的日子,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