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本不断下降,第二非常广泛的应用,第三引起非人工智能之外的其他领域的交叉投资迅速上升。从这些标准来看今天的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还不行。”2024外滩金融峰会期间,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杨燕青在一个圆桌分享中说,“未来的若干年中,人工智能行不行?我对此非常有信心。
“9月5日2024外滩金融峰会的7个演讲,3个国际对话,10场报告中唯一出现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字,就是人工智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的院长邵怡蕾在外滩金融峰会期间主持圆桌时这样说。AI技术不断进展,未来全球AI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如何?
新华社上海9月8日电 题:金融活水如何更好浇灌科创企业——来自外滩金融峰会的声音新华社记者任军、桑彤科技崛起,必须要利用好金融力量。如何构建既能促进科技创新又能保障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成为9月5日至7日在沪举行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热议的话题。
9月6日,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Jason FURMAN,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及资本市场部主任Tobias ADRIAN,就AI对宏观、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展开国际对话。
9月5日,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正式举行。就在当天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针对“构建可持续科技金融体系”的主题,包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国泰君安证券总裁李俊杰等嘉宾,围绕主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历经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对资本市场改革着墨颇多。
本报讯 (记者昌校宇)近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在上海举行,2024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强化转型金融的体制机制》(以下简称“报告”)在会上正式发布。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已连续发布四期。
9月6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对于数字经济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在传统的语境下,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强调实体经济,意味着实体经济比虚拟经济更重要。
中国网财经9月9日讯 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出席峰会并参加主题为“科创、金融‘双中心’建设:借鉴与启示”的圆桌讨论。王云峰表示,上海本身就是一个科技中心、科创中心,同时更是一个金融中心。
本报记者 李冰9月5日,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以下简称:“外滩大会”)在上海开幕。作为亚洲三大顶级金融科技峰会之一,今年外滩大会搭建全球金融科技的对话平台,来自发达市场的老牌机构和新兴市场的后起之秀正通过创新技术碰撞新的“火花”。
9月5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银行金融机构要发挥科技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尽管直接融资对支持科技创新很重要,但考虑到银行信贷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科技创新不能没有、实际上也离不开银行机构的大力支持。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号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产业全链条的能力,在9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论坛上,浦发银行重磅推出“浦链通”数智供应链“1+1+X”服务体系。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9月5日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在当前新发展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赋能,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要在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之间架起双向互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