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钢铁侠的战衣让无数科幻迷为之着迷。这实际上是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的未来形态。如今,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从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布法罗机器人实验室,看到一款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已形成覆盖上下肢较为全面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可应用于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骨科、神经科等,协助截瘫、偏瘫等患者恢复站立行走能力,协助脊髓损伤、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思佳 医院供图对于科幻电影“发烧友”来说,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一定不陌生,片中能够劈山挡海的“外骨骼机器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您知道吗?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外骨骼”设备已经研发面世,并在医疗康复领域“大显身手”。
4月12日上午,住院治疗期间偏瘫只能靠家属推轮椅走动的王奶奶,却在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的走廊里独立大步行走起来。帮助她实现行走的是一套名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医用设备。在训练过程中,只见在机器人的辅助下,王奶奶很轻松地完成“伸腿”“收腿”“行走”等以前无法完成的动作。
日前,在位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高位截瘫患者林寒穿戴好外骨骼机器人后,不仅能如正常人一样站起行走,还能完成上下台阶等动作,宛若现实版“钢铁侠”。研发这套“黑科技”的,是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
近日,上海傅利叶智能集团完成了4亿元D轮融资,创下国内康复机器人领域单轮融资额最高纪录。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顾捷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智能机器人技术,加速推进康复机器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和普及,持续提升康复服务能力。
来源:【看余杭】余杭是浙江省科创企业集聚地,拥有数字经济企业超千家。近年来,余杭深挖“科技助残扶残惠残”潜力,在政府、企业、残疾人之间搭建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的桥梁,以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助残共富的新路径。
3月6日,一名截瘫患者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下行走。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第五代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取得进展。这种机器人能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还可辅助截瘫患者进行上下楼梯、抬腿、调整步态等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