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清末很多的重大外交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人说他是东方的俾斯麦,我看他更像在自嘲里说的那样“他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更确切。李鸿章算一位外交家吗?为什么?他的这四个身份不简单李鸿章自然算是外交家。
第10章 权力问题:人事与制度 第10章 权力问题:人事与制度 清政府对西方军事力量的回应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先是鸦片战争后短暂的活跃,之后是19世纪50年代停滞的排外主义;1860年充满希望的革新之后,又迎来了19世纪70和80年代的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协助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的李鸿章,同时也是清朝洋务运动的重要领袖人物,尽管此前就对日本抱有深刻警惕,但李鸿章没想到的是,明治维新仅仅二十多年的日本,崛起速度如此之快,竟然将号称为亚洲老大的大清帝国彻底击溃。
关于晚清争议最大之人,莫过于李鸿章了吧?挺他的人,一口一个李中堂,视其大清王朝的裱糊匠,为国家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不喜欢他的人,一句宰相合肥天下瘦,足以说明一切。但这些认知,其实都有些片面甚至极端。人是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他是多样化的,任何脸谱化、标签化的评价,都是片面的。
导读: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从洋务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后来90年的引领者,这两人属于不同阵营,却出自同一集团,都出于曾国藩的湘军大帐之下,不过当李鸿章还只是一介文书的时候,左宗棠就已经是杨秀清的座上宾客了,不仅是杨秀清,即使是在当时的帝国实际上的元首慈禧老太婆心中,左宗棠的地位也是明显高过李鸿章的,慈禧对左宗棠的心态是有目共睹的尊仰有加,但是对李鸿章,恐怕大多数时候应该是被逼无奈的一种态度,纯属利用,没用就扔,就如曾国藩所言,李少荃这个人就是太会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