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年祭灶有讲究,牢记:1要祭,2要吃,3要做,龙年不富也安康“朝朝暮暮,岁岁平安。一岁一礼,一寸欢喜。” 腊月二十三就是北方小年了,别称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俗会略有不同。
小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太一样,通常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要迟一天,通常到腊月二十四才开始过小年,但民俗活动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祭灶”和“扫尘”,这项民俗活动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数千年,表达了大家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通常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按照古已有之的传统,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虽然小年的时间南北不相同,但过小年的传统民俗基本都是一样的,都要进行“祭灶”“扫尘”等活动,尤其是祭祀灶王爷,是过小年必不可少的古老传统。
北方地区到了腊月二十三要过小年,小年也是送灶神的日子,也是一年中倒数第二个重要的节日。每个地方的小年都有不同的过法和讲究,比如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南方腊月二十四过。这是受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影响,意思就是官府是二十三过,百姓二十四过,船上的人家二十五过。
“今岁小年春气早,梅花已过木芙蓉。”明天腊月二十三,国内北方地方已经开始“过小年”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祭灶是一项重要的习俗。祭灶,即祭祀灶神,民间传说灶神会在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为了让灶神 “上天言好事”,人们在祭灶时可是有不少讲究的。那么小年祭灶有什么讲究呢?
小年这天过起来也是格外的隆重而热闹,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过小年通常会比北方晚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四才是南方的小年,据说在清朝以前北方也是在这天祭灶过小年,但后来宫里在腊月二十三举办祭天大典时,顺便一起将灶王爷也祭拜了,小年便改为了腊月二十三,北方地区便也随着官方提前一天过小年,而离京城较远的南方由于古代通讯不发达,则还一直在腊月二十四祭灶过小年。
小年祭灶,那些传承千年的温暖习俗在岁末年初的喧嚣中,小年如同一道温馨的序曲,悄然拉开春节的序幕。南北各地,虽过小年的日期有所不同——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定为腊月二十五,但那份对家的期盼、对未来的祈愿,却如出一辙,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