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亲子活动中,一个妈妈很焦虑地问我:“老师,我儿子今年5岁,最近不愿一个人睡,一定要姐姐陪着才睡。怎么办?”这个妈妈的儿子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很棒,看上去也自信阳光,非常可爱,不像那种胆小的孩子。我问她孩子不愿一个人睡的原因,她说孩子讲“有鬼”。“谁告诉他有鬼的?
一般来讲,孩子从小都有恐惧心理,随着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他们会对外界的事物感到恐惧,因此他们会怕黑、怕鬼,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孩子面对恐惧呢?1、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要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克服其依赖性,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有办法应付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孩子怕鬼,潜意识是怕我们大人,因为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有魔鬼的一面,常常不自觉地把恐惧种进了孩子的心里。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本鬼故事绘本,我仔总说怕鬼!我买来让孩子看看有用不?正君老师: 我对鬼故事绘本不了解,不好发表意见。不知道有没有适合孩子看的温暖的鬼故事。
说到怕鬼,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恐惧心理。孩子随着年纪的增长,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在接触到电视、书籍中的鬼怪故事时,难免会留下心理阴影,给他们脆弱的心灵带来一定程度的刺激,导致形成怕黑、怕独处等性格。
“怕黑”在小孩子中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随着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逐渐成熟,“怕黑”的情况会有所好转。围绕着儿童对黑暗的恐惧体验,也就是所谓的nighttime fear,国外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早已做了大量研究,甚至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领域。“怕黑”,普遍现象?
孩子小的时候容易怕鬼,这个情况一点也不罕见,而在唯物主义的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即使不怕鬼,也会害怕黑夜,如果不怕黑夜,也总会有那么一两样东西让他们感到惴惴不安,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一天晚上,儿子抱了床被子拿了个枕头躺在了玩具角的垫子上,他自称是睡在了自己的坦克上。
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恐惧感有时会让我们受益。当孩子因为“恐惧”而得到父母额外的照顾时,他就会形成这种恐惧——受益模式,这个模式有时能让他控制父母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依赖。儿子从小就是一个人睡觉,5岁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房间。那天晚上,7岁的儿子却出现了从来没有的情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些,但总有些孩子胆子很小。比如,有些孩子怕黑,有些孩子怕“鬼怪”,有些孩子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这种恐惧心理会影响到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孩子缺乏独立性,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及性格病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