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故里”牌坊下,游客打卡拍照;街道两侧,特色文创商品琳琅满目;茶汤摊、煎饼摊前,香气扑鼻;吹糖人、画糖人的小摊前,游人如织;泥人张、十八街麻花店内,顾客络绎不绝;茶馆中,茶香扑鼻,相声、快板引得听众阵阵笑声、掌声……这里,就是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贸聚集地。春节将至,天津古文化街上一派节日气象。火红的灯笼挂上古色古香的门楼,果仁张、泥人张世家、杨柳青木版年画、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一众老字号店铺依次排布,吸引着八方来客。
最近,我们的津门故里。再添新“身份”日前,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区委党校邀请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观摩指导古文化街现场教学,并为这些单位派出的青年干部颁发古文化街现场教学讲解员聘书,来自区委统战部、区数据局、区税务局、区国资委、区人民检察院的6名青年干部成为“现场教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天津古文化街,素有“津门故里”之称,是天津最早的经济、文化、商贸聚集地,承载着天津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记忆。农历腊月二十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老街古巷中,最是津味儿浓,这里有着天津这座城市的特色和韵味,也有着一段段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
u0026lt;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26gt;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u0026lt;/p u0026gt;天津银行官银号支行内陈列的展品——算盘。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新“官银号”——天津银行官银号支行。
近日,参与“老街区里潮流新”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采访团一行人走进“津门故里”古文化街,品味最原始、最浓烈的“天津味儿”。初冬的清晨,阳光透过枝桠,洒在斑驳的石板路上,行进中,地上的每一块砖瓦仿佛都在向我们诉说天津的古老历史与文化内涵。
来源:【人民网】游客在古文化街“津门故里”牌坊前拍照打卡。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古文化街游人如织。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摄手工艺人为小游客绘制糖画。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摄商户用龙嘴大铜壶制作茶汤。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摄游客到茶馆听相声、听快板。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摄游客参观泥人张商店。
新华社天津6月9日电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一大早,北京游客王佳慧就和朋友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在耳朵眼炸糕店排起了长队,“买了粽子和炸糕,尝尝鲜!”天津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贸聚集地。
古文化街见证津彩繁荣,喜气腾腾的“津门故里”迎来盛世春潮。“五一”前夕,首届天津古文化街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城市文旅主题MV《津门故里等你来》在开幕式上正式亮相,“曲艺+戏曲”的新奇点缀,为这首歌轻松的流行节拍再添一份国风韵味,也传递着人们对天津卫的无限热爱。(相关链接:爆火!
来源:【人民日报】春节假期,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古文化街里,一家相声茶馆座无虚席。“单口、对口、群口轮番上演,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感受相声的魅力。”相声茶馆负责人于承艳说。古文化街是天津最早的经济、文化、商贸聚集地,素有“津门故里”之称。
202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天津古文化街举行舞狮、踩高跷等特色民俗表演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天津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贸聚集地。2024年以来,街区优化产业布局,在现有商业街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声社、非遗老字号体验馆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