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腊斯克,便是这样一位与三八线紧密相连的人物,他以手中的笔,在朝鲜半岛的版图上划出了一条影响深远的分界线,就此开启了一段充满戏剧性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迪安・腊斯克出生于 1909 年的佐治亚州,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小镇。
上一集我们讲到了,美、苏,在雅尔塔会议上商定了,由一名中国代表,一名美国代表和一名苏联代表,共同对朝鲜实施托管,不过他们并没有商量托管的这些具体事项,因为原因很简单,这仗还没打完,战争还在继续着,日军还盘踞在朝鲜,你这时候商量细节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大家就各忙各的,该调兵调兵,该打仗打仗。
二战结束后,美英两国为了满足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美英苏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并明确了结束日本对朝鲜的占领后,由美苏两国共同托管,但并未划出相互托管区域的界限,1945月8月苏联对日宣战,很快歼灭了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向朝鲜挺进,大有占领朝鲜全境,准备向日本北海道发起攻击之势,美国眼看想把朝鲜作为战略缓冲区,来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设想要腰斩,而此时准备占领朝鲜半岛的美军,还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冲绳岛上。
有一些声音认为,战争发生在朝鲜半岛,帮助的是朝鲜,为何会说这场战争是我们的一场保家卫国的行动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由美国出枪、出钱支持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12月8日撤往台湾后,美国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亲美政权进而控制远东地区的政策已彻底破产。
我读小学的时候,同桌女同学在课桌中间划了条线说:“这是‘38线’,你不能超过来,超过来我就锤你!”1945年8月,美国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参加了太平洋战争,苏联此时更大的意义是为了履行他们在雅尔塔作出的承诺。
作为三十六年的日本殖民地,朝鲜在第二次大战中的地位丝毫没有得到盟军以及苏联斯大林的重视,以至于在1945年7月17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英国首相W.L.S.丘吉尔与苏联斯大林讨论通过的美、英、中三国代表签署的决议,即《波茨坦公告》上,也没有任何提到朝鲜的内容。
1950年,38岁年轻力富的金日成在斯大林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北朝鲜人民军,6月25日晚,这支强大的北朝鲜人民军突然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南朝鲜李承晚部队的猛烈进攻。这是一场南北朝鲜政权都期盼已久的战争,同样对这场战争持乐观态度的还有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和盘踞台湾的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