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10月16日,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向1964年10月16日前参加核工业工作至2024年10月16日仍健在的老同志颁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致公党科技委员会王功庆、陈仕意、庄圭荪、邹志宜、杨锦晴、周善铸等六名党员获此殊荣。
2025年1月22日,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原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周善铸(留学法国)将他获颁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捐赠给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周善铸的女儿周之权(留学法国)参加捐赠仪式。
鲁网11月13日讯 11月8日,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隆重举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活动旨在铭记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为核工业事业作出的贡献,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励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大队党委委员、副大队长、工会主席郝江波出席仪式并讲话。
颁授仪式现场。红网时刻新闻12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晓桦 谢湘萍)近日,湖南省地质院机关举办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及配套证书颁发仪式,致敬地质事业的光辉历程,缅怀地质前辈的卓越功勋,传承地质精神的璀璨华章。院党委书记谈文胜出席并讲话。
作者 马东方(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秘书长)2024年11月2日,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办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60 周年纪念邮简、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诞辰110周年纪念邮简、开国上将杨成武诞辰11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式,以此纪念伟大事件和伟大人物。
来源:【福建发布】近日福州大学一位92岁的退休教授收到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安镜如是福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退休教师1956年安镜如教授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国家派往苏联的莫斯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和当时世界上顶尖的优秀
近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92岁的退休教师安镜如教授收到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真的是花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N海都全媒体记者 何丹莹 通讯员 欧阳逸菲 吴露莎 文/图近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92岁的退休教师安镜如教授,收到一份来自北京的神秘包裹。当她颤抖着双手打开,一枚闪耀着历史光辉的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映入眼帘。
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亮相,展出14位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清华校友档案实物,讲述他们的光辉事迹和“两弹一星”精神。
准时准点,严格按照既有流程进行,这是83岁的魏世杰和女儿魏海燕每天雷打不动上演的场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魏世杰,是因为他特殊的家庭,女儿患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儿子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妻子因无法承受陷入重度抑郁。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还有一个月,陈炳章就满90岁了。在病床上,他已经忘记了很多人和事。但常念叨着一句话:“这是保密的,不能说!”2024年底,这位九旬老人被授予“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并成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在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窑岭紫金苑小区院内有个不起眼的小广场,叫“三0九广场”,该广场面积虽然不大,但她却记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三0九广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长沙人只知道此地叫“309队”,大门很气派,仿西式建筑,有武装警卫守卫。凡路过大门的人总带个疑问,这是什么单位?
李寿南。南方日报记者魏丽文 摄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这是国家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在铸造国盾的艰难历程中,无数粤籍核事业工作者投身其中,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奉献出青春和热血。
1980年1月10日,邓稼先被任命为二机部九院(后改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院长;45年后的今天,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被珍藏于我国核武器事业起航的地方——花园路6号,中物院北京第九研究所所史馆。
为纪念这个对中国乃至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1964年10月16日前参加核工业建设的核工业老同志颁授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我父亲宋显明,今年95岁,作为原核工业系统的一名老同志也获得了一枚宝贵的纪念章。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1日讯(通讯员 文雅丽)“韦爹,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近日,在长沙县湘龙街道湘绣社区,韦瑞成老人迎来了100岁生日,湘龙街道“Hello老友”项目组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他庆生,看着一屋子人热热闹闹,韦瑞成高兴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