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阐教和西方教的力量对比看起来也是此消彼长的趋势,阐教中的燃灯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道人、慈航道人,以及惧留孙等众人都投靠了西方教,追随接引、准提而去,截教的多宝道人、三千红尘客等等也被西方教招致麾下。
《封神演义》这部古典神话小说,虽然未被评上名著,但作者在小说中虚构的许多名山名岛,以及各仙家使用的各类宝贝,也足以令人。除此之外,有史以来,还有很多人都在探讨《封神演义》中的阐教和截教,它们的真正含义到底代表什么?
《封神演义》看似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实际上肉体凡胎的将帅兵丁基本不起作用,全是神仙打架。大致的脉络是,纣王到女娲庙进香,题了淫词艳语惹怒了妖界之主女娲娘娘,于是女娲就命令三妖先后进入纣王宫中,以妖媚祸乱其心志,残害了贤淑的姜皇后、黄贵妃,冤杀了忠直的丞相商容和比干,又蒸食了文王之子伯邑考,内部朝局激剧动荡,逼反了兵马大元帅黄飞虎,外部则逼反了势力最大又最得人心的西伯侯,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看过封神榜的读者都知道,封神榜是三教共同拟定的天书,为了选择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阐教三巨头,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南极仙翁,而南极仙翁在书中,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阐教的副教主,另一个身份,他位高权重,是玉皇大帝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