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豫东平原一带,春节串亲戚,大馍,是晚辈给长辈必送的一样礼品。馍是河南人对馒头的叫法,而所谓的大馍,就是大馒头,它是用发酵好的生面团先做成一个小馒头,放在锅里蒸熟后,再在它的外面裹上一层发酵好的生面团,再放到锅里蒸。
在河南豫东一带,过春节串亲戚,女儿回娘家,必须要给父母拿大馍,而娘家则要回礼”枣山”。妹子在《在河南一带,春节串亲戚,晚辈为啥要给长辈送“大馍”?》一文中,已为大家解答了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送大馍的由来。
不喜欢走亲戚,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我跟别的年轻人没什么区别,也不喜欢走亲戚。按照惯例,是要在亲戚家吃饭的,可是自从自己单独走亲戚以来,从来没在谁家吃过饭,除非正好赶上饭点,再走就不是那回事了,才在亲戚家吃饭。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无数的文化习俗,而串亲戚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每当春节来临,大街小巷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人们手提礼物,穿梭于各个亲戚家之间,互道新年祝福,共享团聚的欢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风俗习惯是有区域性的,是受地方习惯影响的。在我们老家太康县,就有一种风俗习惯,而且方圆不过五十公里,在我们南面走不到二十公里就没有我们的习惯,临近县域也没有这种习惯,而且上学的时候同学觉得我们的习惯很搞笑,不理解。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今晚与您分享王德胜的文章《正月里拜年走亲戚》。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来源:【三秦都市报】■张会玲每到过年,人们总要以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众多习俗中,蒸年馍是最实在、最有仪式感的一项。关中地区,蒸年馍一般分年前和年后两次进行。年前蒸的馍是待客和拜年走亲戚用的,年后蒸的馍则用于正月十五,以及给外孙或外孙女送灯笼时用的。
书归正传吧,对于旅游,我一直觉得不仅仅只是为了游山玩水,去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更有意思,这个假期,每天都在忙着走亲戚,说好的带着大家看看我们老家的风景也食言了,不过好在,对于老家的风俗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过年的民俗,今天我就一一分享给大家吧,看看我们安徽太和这里过年的民俗,和你们家乡的是不是一样呢?
年初五,春节假期接近尾声。今天去大姑家拜完年,程序员李志洋(化名)的假期也快结束了。这几天,他一直忙着走亲戚,陪父母长辈聊天、逗小孩玩、和兄弟姐妹重新找到共同话题。一年又一年总是相似,催婚、敬酒、尴尬无言,但想回家的心没有变过。即便车票难抢,自驾要11个小时,但回到家总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