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节磕头这个传统年俗的前世今生,咱没有任何理论研究。这个习俗大概跟咱们中国“天地君亲师”的传统理念有关吧。天地神明、俗世的皇上是承受凡夫俗子、文臣武将们“三拜九叩”的主体,至于老师,就得看学生敬不敬了。对于父母来说,这是晚辈们奉献的最崇高、最神圣的顶级礼节。
在农村,初夕夜的烟花爆竹,是新年大节的重戏,而初一五更的磕头则是新年大节的灵魂。磕头礼拜的起源。汉前的古代,没有桌櫈,人们常坐的物件就是席子,宴客聚会谓之坐席,这种叫法一直叫到了今天。坐席就是双膝跪在席上,屁股坐在脚后跟上。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后跟,叫做长跪。
(资料图片 图文无关) 在莘县农村,过年“磕头”行礼已经流传了很多很多年。 每到大年初一,天不亮晚辈们便会早早地起床走街串巷给村里的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会早早地准备好迎接前来“磕头”的人们。先拜祖上,再拜长辈,有时候一家要磕七八个。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大家过年期间有没有带着孩子去亲戚家拜年呢?晚辈给长辈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每个地区拜年的方式不一样,有些地区只是鞠躬行礼,有些地区需要跪下磕头拜年。印象中都是小孩子跪在老人面前磕头,接着老人开心地拿出大红包,整个过程非常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