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报答乃社会人际交往规范,属于品德范畴,是一个人心里对他人私下的承诺,本来就没有强制性;加之“报答”需要应景,不可能马上兑现——能够马上兑现,就不存在所谓受惠、更无所谓恩——即使人人都知恩报答,因为时间的流逝,给人的感觉也显淡薄;
在我们这座幸福城市里,很多市民都奉献过爱心,也不期待什么回报。但是最近,石家庄的一些爱心人士收到了一份来自井陉县天长镇郝家台村尿毒症患者郝秀娟的“感恩欠条”。这是一张什么样的“欠条”,背后又有一个什么故事呢?
今年6月,早报以《小学生为1元公交车费写下“欠条”》为题,报道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学生刘栩铭乘坐公交车时卡中余额不足,真情巴士驾驶员崔慧为其垫付了1元车费,刘栩铭写下“感恩欠条”的故事。早报的报道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纷纷留言点赞。
从小的时候开始,我母亲就会为了钱的事情跟我父亲争吵,那时候,我父亲是我们村里面的老师,是这个地方为数不多的有工资收入的人,而且家里还有田地与承包的山林,算下来应该我们全家生活得不错,可一直以来,我们却过得并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