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潮汕英歌舞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被网友们称作“炸街表演”“过年最强气氛组”“入云龙”公孙胜帅气耍旗时迁舞蛇灵活探路众多好汉动作整齐有力#英歌舞把年味拉满了##英歌舞堪称过年最强气氛组#等话题频上热搜在短视频评论区常常可以看到广东网友的留言:“这个视频传到哪了
原标题:陈来发:“爆红”让英歌舞顺时而变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2023年12月18日,广东官宣“气候入冬”,寒潮来袭。凌晨四点,普宁市区却热气腾腾:街头的宵夜食肆尚未打烊,菜市场上备货的身影来来往往……在南山社区居委会里,英歌舞的棒槌声敲响夜空。
后来更是临危受命任教练执“头槌”,大胆改编,带领英歌队在天安门前表演,走向更大更广的舞台;至今在普宁南山小学创办“少儿英歌队”,让这一已有300多年历史,以扬正压邪、吉祥平安为象征的非遗“英歌舞”传承得更雄浑更震撼人心,让“英歌精神”代代相承。
人民网伦敦2月12日电 (余颖)一万公里有多远?中国广东普宁到英国伦敦的距离。2024龙年春节,普宁南山英歌队教练、普宁英歌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带领南山英歌队亮相伦敦。他说,舞英歌五十年,这是跑得最远的一次。三天的紧张行程,陈来发和十六名英歌队员不分昼夜地忙碌。
舞槌翻飞,气势如虹。每一次挥棍,每一次击鼓,都刚柔并济,灵动非凡。这就是持续火爆“出圈”的英歌舞。去年春节,英歌强势起舞,在海外掀起阵阵热潮,稳坐新春民俗“C位”。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表演气势豪壮,被网友誉为“中华战舞”。
【开栏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追寻千年文脉的足迹,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感知国潮风起的澎湃,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环球时报记者 娄康 黄兰岚 毕梦瀛】春节期间,中国的英歌舞以其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以及丰富的历史元素火遍了中国社交媒体,表演的视频片段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分享和转发。除了赢得中国网民的赞誉外,英歌舞也走向了国外。
英雄花开,热烈的红色成为广州的主色;英歌舞起,更为这座“英雄城”注入了一股豪迈英雄气。3月22日下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宁英歌受邀在省委党校进行汇演,普宁英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普宁南山英歌队教练陈来发作主题演讲。
普宁南山英歌队成立于1945年,今年刚满80周岁。这支“80后”英歌队却获得了不少“00后”年轻人的喜爱。观众喜爱对于68岁的队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来说,走到北京天安门表演已经是一大殊荣。
广东潮汕英歌舞大胆创新“圈粉”无数 蔡敏婕 摄中新网揭阳2月4日电 题:广东潮汕英歌舞大胆创新“圈粉”无数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伴随铿锵锣鼓,5岁“小时迁”率先出场,引导队伍“下山打探”,约50名“梁山好汉“随之依次出场亮相,双手执起棒槌上下左右相互击打起舞,变换队形,几分钟内展现“
· 读懂广州第一二二期 · 潮汕俗语说:“锣鼓响,心蓬浅。”这句话说的是,锣鼓一响,人们就激动地去欣赏英歌舞表演。近年来,潮汕英歌舞“火爆出圈”,被誉为“中华战舞”“英雄之舞”。有人驱车千里,只为一睹英歌舞真容;也有人远渡重洋,只为寻求精神慰藉。
当急促的锣鼓声响起,一群“梁山好汉”闪亮登场,他们挥动英歌槌,快速翻转叩击,步伐铿锵有力,呐喊声响彻四方,所到之处一片欢腾。2月11日,“中华战舞·普宁英歌”2024年春节英歌舞巡游活动在普宁市举行。张思杰 摄去年春节,英歌被冠以“中华战舞”之名迅速走红。
2025年1月28日,来自广东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登上春晚舞台,领舞的“小萌娃”陈楷铭受到网友热议与关注。2025年春晚舞台上的英歌舞表演陈楷铭在春晚的英歌舞表演中领舞1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陈楷铭的父亲陈先生,以及陈楷铭所在的普宁市南山英歌队陈来发教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师琰 伦敦报道大年初一,格林尼治时间2月10日11时,一支来自广东潮汕地区普宁的英歌队在伦敦著名商业地标伯灵顿拱廊(Burlington Arcade)开启首场演出,16人组成的表演队锣鼓响起,手槌翻飞,呐喊激越、声势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