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人们迎龙求雨祈丰收。在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每年的“二月二”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敲锣打鼓,跑骡车、赛花馍、表演花苫鼓等,用这种热闹喜庆的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这一天人们会有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跑骡车表演者王银合说:“咱是社火爱好者,十几岁就跟着这骡车跑,现在60多岁了,参与了50几年了,希望这些后辈娃娃们能传承下去。”
大西高铁大荔站站台,以“一年十二月大荔十二景”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文化长廊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在这片土地上,魏长城遗址、唐金龙高塔、宋岱祠岑楼、清丰图义仓凸显历史厚重,同州梆子、同朝皮影、渭北面花和朝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人文魅力。
3月9日,“中国传统村落”陕西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热闹非凡,花苫鼓开道,跑骡车护驾,各种造型气势恢宏的上百组花馍从四社八堡涌向村子中央的药王庙,“赛花馍”赛出了村民振兴乡村的精气神,吸引来省内外上万游客慕名一睹风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王勇超在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艺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作用的建议》中表示,要不断地把各类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推动我国乡村事业发展繁荣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2月4日,夜幕下的陕西大荔县阿寿村人山人海,千人参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骡车”让这里的夜晚热闹起来。跑骡车始于秦汉,由千年前将士的操练军戏逐步演变为当地百姓的民间习俗,承载着冷兵器时代战争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一种人畜默契配合、众生精彩演绎的社火艺术。
2023年,大荔县委宣传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为主线,以省委“三个年”活动和县委“七个专项工作”为重点,聚焦热点、挖掘亮点、突出特点。
视频摄制:侯凯奇央广网渭南2月23日消息(记者侯凯奇 陈锵)每到正月十五前后,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有着“跑骡车”的传统民俗。跑骡车是中国民俗技艺的活化石,2009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金龙腾空去,灵蛇驾云来即将迎来2025农历新年一想到马上要放假就忍不住笑出声~那么,你的假期怎么安排呢?为了让大家体验渭南丰富多彩的新年玩法全市结合冬季时令和春节假期特点推出【8条渭南春节旅游线路】过暖冬、赏雪景、寻年味、探非遗不论你是想要温情还是惊喜安静或者热烈,通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