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2月4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节气。立春是新一年的起点,意味着岁之轮回,由此而始。为了迎接春天,立春这天有“咬春”的习俗。今天,咱们东北的习俗是要吃春饼,用薄饼将炒豆芽、炒肉丝等菜蔬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讲究个“有头有尾”。
2月4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春气始而建立也,意味着寒冬已尽、春意萌动。科普一下,立春不等于入春到了这个节气,大家对春天的期盼也非常迫切,在这里首先要跟大家说的一个知识点是:从气象意义上来说,立春并不等于入春。
年还未过,立春先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立春之后,风和日暖,万物复苏。在民间习俗中,立春这一天流行“咬春”,吃一些如春饼、萝卜等食物来迎接春天,也有地区流行吃春季时令菜或者喝春茶等。“咬春”吃春饼、春卷古人认为,立春有三候。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吃“龙食”是这一天的重要传统,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食材和饮食习惯,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龙食”。吃春饼被称为“吃龙鳞”,吃面条是“吃龙须”,吃饺子是“吃龙耳”,吃馄饨则是“吃龙眼”,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古时,立春吃萝卜寓意“咬春”,“咬春”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4日立春,在天津,有着“咬春”吃春饼的习俗。本市不少春饼店里,顾客盈门。立春这一天,有吃春饼“咬春”的习俗,不少人家就要吃春饼,大伙从早晨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单说这个春饼,店里就准备了9000多张,可见我们天津人对春饼的喜爱。到了饭点,在中北镇的这家餐厅,不少市民过来吃春饼。
来源:【中国食品报】2月4日是立春,其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为开始,“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冰雪融化、草芽萌动,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了赋予这一天的仪式感;花枝孕蕾、耕耘播种,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不惜笔墨记录与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