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泰城街头,一排排配备了安全头盔的青桔共享电动车很是显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全头盔由1根防盗伸缩绳连接在车把上,被统一放置在车筐里,市民在用手机扫码解锁电动车后,从车筐取出安全头盔,调整好安全头盔的暗扣和束带后,就可以开启青桔安全骑行之旅了。
据悉,此次公布的系列标准由四个规范文件组成,分别为《共享电动助力车通用技术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运营服务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以及《电动助力车公共充电场站建设规范》,涵盖行业中车、运、电、场四个核心维度。
9月22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滴滴青桔携共享电助力单车EM2.0、电单车VM6.2和亲子车BD2.8F亮相。青桔的这款共享电助力单车EM2.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出行工具,随着保有量的大幅激增,车辆安全变得尤为重要。2024年1月 1日起,《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GB 42295—2022)正式实施,规定了防止电动自行车电气着火、触电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的电气质量安全。
4月7日,集宁区市民于女士向记者反映,她觉得共享电动车价格太贵了,一点也不实惠。于女士告诉记者,上周五她骑青桔电动车在新区国际皮革城转了一圈,短短30分钟就花7元钱,而且还跑出服务区域,被迫推着电动车回到还车地点。
近段时间,记者观察发现玉城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数量有所减少。记者采访了解到,哈啰、青桔、美团等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根据相关部门要求,陆续回收旧款车辆及迭代升级。车辆经过规范上牌后,将重新投放市场。街上共享电动车数量减少记者走访城区教育路、人民路等路段看到,共享电动车数量有所减少。
“骑上秒变当地人!”“骑行2小时看遍人间烟火气。”暑假期间,漳州喜迎八方游客,街头巷尾,共享电单车成为许多游客的必备出行方式。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看到,不少游客都在点赞漳州共享电单车“不累脚”,一些游客甚至笑称:“在漳州不会骑电动车就跟没有脚一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冷空气南下,杭州的气温直线下降。最近,骑行在路上终于不像是在烤箱里翻滚,反而是一路清风送爽,甚至还有一丝凉飕飕的感觉。除了天气的变化,余杭区的网友还发现了一个新变化:一批全新的共享电单车正“悄悄”走上街头。
最近,细心的市民发现蚌埠街头的共享电单车正在陆续上新哈啰、滴滴青桔、美团等品牌都换新了配备智能头盔的共享电动车“新车取出头盔佩戴后,才可骑行。蚌埠市正在开展50项民生实事工作,敬请您关心关注。”这是大家最近骑行青桔电单车时,最常听到的语音提示。
大皖新闻讯连日来,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民纷纷发帖表示,沈阳的共享单车进行了更新,新款共享电单车不仅速度有所减缓,还强制要求佩戴车上自带的头盔,否则将无法骑行。这一新举措引发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新款电单车的速度过慢,而且公共头盔的卫生状况难以保障,这使得骑行体验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