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五谷杂粮”这个词,我想我们都不会陌生,可是,如果要问这个“五谷”到底都是哪五“谷”,大概就有些朋友要感到迷惑了,因为我们的的确确常说“五谷杂粮”,但同时我们也的的确确都没有好好地对这个“五谷”细细的研究一番。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粮食是人生存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因此,人们都希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很多人却不能理解“五谷丰登”这句话里所指的“五谷”究竟指的是什么?到底这“五谷”指的是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无以定论。例如,《周礼·天官》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孟子·滕文公》载“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稻黍稷麦菽。”《楚辞·王逸注》载:“五谷:稻稷麦豆麻。
社稷“的意思就是我们祖先用最好的粮食来供奉祖先。可见小米在古代是十分受推崇的。小米就是我们常说的粟,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一碗小米种在地上是一大片,每一粒小米就是一个生命,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几乎都能生长,你只要撒下去它就能长起来,真可谓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而别的粮食作物就不一定能像它
其实我们要分清五谷到底是哪五谷,大可以去百度一看,因为百科介绍的详细了,无论是名称的由来,历史渊源都有介绍,但社会发展到现代,五谷的说法也有了新的改变,因为五谷在古代有不同的说法,主要的两种:一种是指稻、黍、稷、麦、菽!
成语“五谷丰登”,指的是哪五谷?能叫全的人大多年过半百!人人祈求“五谷丰登”,“五谷”是哪些作物?能叫全的都没忘本!有句俗语,叫“人吃五谷杂粮,必有七情六欲”。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五谷是维持人类生命的营养之源,所以,每逢新春,家家都会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作为一个农村人,如果连“五谷”是啥都分不清,是会被人耻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庸人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指的是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的一类人,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来源:央视一套 金色的麦田、整齐的房屋、长势喜人的蔬菜园……来到四川省成都市崇州五星村仿佛走进了现实版“开心农场”一起在这里开启一场收获感满满的乡村游吧😍五谷到底是哪五谷?你知道五谷是哪五谷吗?五谷的区别又在哪里?“开学第一课”从中国人的饭碗开始!
五谷是古代五种粮食的统称,一般来说,五谷指的是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稻不用说,就是大米,是我们现在的主食。大米有质地细嫩、甘香可口的特点,但在古代,因为种植产量不高,春秋时期的孔子,还把吃米饭和穿锦缎看成同等级的高级消费。
“五谷丰登”这是人们对农事最美好的祝福。那你知道五谷是哪五种农作物吗?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五谷”的解释,源于《汉书·食货志》里的“五种”,也就是稻、黍、稷、麦、菽。稻和麦很好理解,就是水稻和小麦。那黍、稷、菽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早在中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已经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细石器普遍使用,外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黄河流域的农业迅速发展,但由于稻的主要产地是南方,而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并不是很适合种植稻,所以最开始稻并不在“五谷”之列。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很多城市长大的年轻人不接触农活,缺乏农业常识,分不清稻、麦等谷物。我们现在所知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古代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指的是麻、黍、稷、麦、菽,两者的不同就是一个是稻、一个是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