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蒙古国的北部,肯特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方绵延而起。这座高山在汉朝时被称作“狼居胥“,想当年,霍去病将军深入漠北,大败匈奴兵锋,追至此地擒杀七万余人,使得“漠南无王庭”,实属佳话一件。但游牧民族就像北方大草原上无尽的杂草般众多,即使烧掉一茬,来年又会长出一茬。
无论是短途的中原作战,还是长途跋涉的域外征服战争,蒙古军队出征都带有军匠。军匠承担着修路、造船、搭桥、架炮等工程任务,他们亦兵亦匠,具有工程兵的特点。元朝“取匠为军,曰匠军”,把军匠列归军籍,隶属中央侍卫亲军各卫及诸路翼分万户府管辖。
“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平定西辽,经营中亚,已为蒙古人打开了西面的大门。然而,这一便利通商贸易的和平之门却破另一个利令智昏的君主改变了,成了中亚乃至西亚、中东、东欧等广大地区的噩梦之门,他就是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
摩诃末折回来后,没敢多待,又跑逃到里海南岸,但是无论躲在哪里,不到一天的功夫,蒙古军就能够嗅到他的行踪,尾随而来。原来里海之南有小国,摩诃末征服这一带时曾杀死国王的亲人。这个国王对摩诃末怀恨在心,希望借助蒙军的力量恢复故国,报父兄之仇,因此很快投降了蒙军,将蒙军领到里海岸边。
在蒙古史中,除“孛儿只斤”、“库克蒙古”外,还有一个名词,即“黄金家族”或“黄金氏族”。斡歌歹的后代,如果虽然包着草,但是牛也不吃,虽然包着油,但是狗也不吃,像这样的东西,难道我的后代子孙中连一个好的也不会有吗?
蒙古族的祖先是东胡,与契丹、鲜卑、乌桓等属于同一族源。因此旧译《蒙古秘史》记载说:“成吉思汗罕的根源是,奉上天之命降生的苍色的狼,他的配偶是惨白色的鹿,他们一同渡过腾吉思海子而来,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立下营盘,生下了巴塔赤罕。”
蒙古族也特别敬重自己的姓名,通常选择最理想的词取名。上辈人说:“宁可砸碎身骨,不损自己的姓名。”这是因为父母起的名字深含着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一生的美好祝福,因此是神圣的。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留下了芳名,这些名字,显示着家族的骄傲,也反映了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荣耀。
《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高凯 摄。《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高凯 摄。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1939年到1940年,罗信耀先生在当时北京唯一一家英文报纸《北平时事日报》上连载了系列文章,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北京文化,后结集出版。
通惠河是咱北京一条重要河流。但凡北京的古建筑、河流、地名,总会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一些趣味传说,通惠河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咱们说说其中的三个传说,这些您都听过没?传说一神奇的“避蚊石”庆丰闸通惠河上有五闸,其中二闸最为有名,又称“庆丰闸”。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古案卷宗/不定期更新/细雨丝竹(撰文)|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广东人李海若与同乡苏家联姻,把女儿李妙圆嫁给了苏家的儿子苏铎。苏铎的母亲也姓李,所以这桩婚姻颇有可能是古代常见的"亲上加亲"。
畏兀儿突厥人和哈剌契丹人生活在草原的南边或者蒙古本部的境外。其他的蒙古地区与突厥人或回鹘的汗王们统治时期相比,文明更加落后了。中古初期“斡耳朵巴力”或“宫帐城”等东西,在塔塔儿人、蒙古人、客列亦惕人或乃蛮人出没此地的时候,消失殆尽。